0

陨石怎样形成的(七篇)

浏览

7802

文章

7

篇1:火星陨石有磁性吗?是如何形成的?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上的陨石都是来自于其他星球或者彗星和小行星的,比如地球上有来自火星的陨石,也有来自水星的陨石,更有很多来自月亮的陨石,但绝大部分的陨石还是来自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据说占到了陨石来源的90%以上。很多人认为陨石是有磁性的,那么火星陨石有磁性吗?

火星陨石没有磁性,但是95%的陨石都能被磁铁吸附。火星到小行星的巨大撞击后,岩石碎块逃逸火星引力,其中一部分进入了地球的引力范围,最后陨落到地面成为火星陨石。迄今为止发现的火星陨石共15个,其中5个为降落型,6个发现于南极,4个发现于荒漠。火星陨石都是非球粒陨石,岩石类型包括:辉玻岩辉橄岩纯橄岩斜方辉岩,超镁铁火成玄五岩,它们都是火星地质年代,约十几亿年前的火山活动与小行星的撞击,产生的关联,从火星地质算是亚马逊记近代陨相活动。

火星陨石没有磁性,但是绝大多数陨石能够被磁铁吸附,同时火星陨石的形成是通过火星与小行星的撞击产生碎块,碎块被引力作用落入地面成为陨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陨石是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陨石是外太空的来物,大多数陨石来自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陨石大体可分为石质陨石、铁质陨石,石铁混合陨石。

陨石在高空飞行时,表面温度达到几千度。在这样的高温下,陨石表面融化成了液体。后来由于低层比较浓密大气的阻挡,他的速度越来越慢,融化的表面冷却下来,形成一层薄壳叫“熔壳”。熔壳很薄,一般在1毫米左右,颜色是黑色或棕色的。在熔壳冷却的过程中,空气流动在陨石表面吹过的痕迹也保留下来,叫“气印”。气印的样子很像在面团上按出的手指印。熔壳和气印是陨石表面的主要特征。

1976年3月8日,在我国吉林省吉林地区降落的一场大规模的陨石雨,便是一次石质的球粒陨石雨。这次陨石雨散落的范围达四、五百平方公里,搜集到的陨石有一百多块,总重量在2600公斤以上。其中,最大的一号陨石重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搜索到的最重的一块石陨石。第二位的是美国诺顿石陨石,重1079公斤。铁陨石比石陨石要重的多,最重的一块在非洲纳米比亚,名字叫戈巴陨石,有60吨重。在我国新疆的一块大陨铁重30吨,是世界的第三位。

今天小编对陨石是怎么形成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陨石对人体有害吗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陨石的起源与形成原理

全文共 1991 字

+ 加入清单

陨石(meteorite)是地球以外未燃尽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或成碎块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石质的,铁质的或是石铁混合物质,也称“陨星”。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陨石的相关知识。

演变原理

通过对一些镶嵌砾石的陨石进行观察,使大家了解到小天体在太空中演变时的空间环境是:有大量的小天体围绕着太阳运行,这些小天体的直径大到数十公里、数百公里,小到数十厘米、数厘米的尺度,甚至更小的就像鹅卵石、砂尘颗粒大小。小天体在运行过程中经常相互撞击,一般来说,尺度在十公分以上的小天体,都要遭到数千颗、数万颗砾石或砂尘颗粒地撞击!

由于这些小天体是以宇宙速度在太空中运行的,远比枪弹、炮弹的行进速度大得多。因此,小天体之间相互撞击所产生的撞击力是很大的。在这种撞击力的作用下,会使小天体之间的撞击面上产生高温高压并使矿物岩石熔融变质而形成熔融体。这种熔融体的形状千姿百态。概括地说,遗留在小天体外表的变质熔融体就是小天体的熔壳、熔坑和熔槽。遗留在小天体内部的变质熔融体就是熔洞壁、熔带。通过对陨石的观察发现,每次撞击建造出来熔壳的厚度一般在一毫米至十毫米之间。

当一颗小天体遭到成千上万颗砾石或砂尘颗粒撞击以后,所产生的大量的局部性的小熔融体,就会叠加起来而构成小天体的外壳。一般地说,撞击力越大,所产生的熔融体也就越大,建造出来的小天体的外壳也就越厚。通常在陨石上见到的小天体的外壳的厚度都在数毫米、数厘米以上。看一看新疆的大陨铁,那厚厚的外壳就是经历了成千上万颗砾石、砂尘颗粒撞击建造出来的。

陨石小天体之间相互撞击常常会改变其内部的构造和结构。例如,会把球粒构造向无球粒构造转变,当然,也可以把无球粒构造向球粒构造转变。

小天体坠落地面即为陨石。当其经过地球大气层时,与空气产生强烈摩擦,在高压高温作用下,其外表常常会熔融变质,冷却以后,就会在陨石的表面生出一层厚度约为一毫米的熔壳。

一般来说,同一颗陨石有两种熔壳,一种是在太空中小行星之间相互撞击产生的熔壳,另一种是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熔壳。

陨石起源

陨石人们在观察中发现,在太阳的卫星——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有一条小行星带,它就是陨石的故乡,这些小行星在自己轨道运行,并不断地发生着碰撞,有时就会被撞出轨道奔向地球,在进入大气层时,与之摩擦发出光热便是流星。流星进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与内部不平衡,便发生爆炸,就形成陨石雨。未燃尽者落到地球上,就成了陨石。陨落在吉林桦甸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上的陨石雨就是这样形成的。其中“1号陨石”落到永吉县桦皮厂附近,遁入地下6米多,升起一片蘑菇云,它产生的震动相当于6.7级地震,附近房中的家具都倾倒了,杯碗都摔碎了。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啊!可是更有甚者,那是在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上空爆炸的陨石,不但把一百里以外居民住宅楼的玻璃震碎,而且使方圆三十里的森林化为灰烬,在爆炸的中心区树林还没有得及燃烧就已炭化,并且呈辐射状向外倒去;在其正下方的几棵“炭树”竟然直立着,原因是当时产生的高压使其变得坚固,那颗陨石爆炸时,连傍晚的莫斯科也如同白昼,可见,当时的情景是多么可怕。其实,比较起来,这也算不得什么。人们先后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现了一个深170米,直径1240米的陨坑;在南极还有直径达300公里的大陨坑。在大西洋中部竟发现了直径达1000多公里的巨形陨坑,可以想象出,在它们陨落的一刹那间是怎样宏大而可怕的景观啊!

科学家们说,地球每天都要接受5万吨这样的“礼物”。它们大多数在距地面10到40里的高空就已燃尽,即便落在地上也难找到。它们在宇宙中运行,由于没有其它的保护,所以直接受到各种宇宙线的辐射和灾变,而其本身的放射性加热不能使它有较大的变化。所以它本身的记录是可靠的。对于它的研究范围有着相当广阔的领域,比如高能物理,天体演变,地球化学,生命的起源。

近来,科学家们在二三十亿年前的陨石中大量发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因此科学家断定,在宇宙中甚至是太阳系在45亿年前就有生命存在。在含碳量高的陨石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氨、核酸、脂肪酸,色素和11种氨基酸等有机物,因此,人们认为地球生命的起源与陨石有相当大的关系。

俄罗斯天降陨石世界上保存最大的铁陨石是非洲纳米比亚的戈巴(Hoba)铁陨石,重约60吨;其次是格林兰的约角1号铁陨石,重约33吨;我国新疆铁陨石,重约28吨,是世界第三大铁陨石;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是吉林陨石,以收集的样品总重为2550公斤,吉林1号陨石,重1770公斤,是人类已收集的最大的石陨石块体。

另外,还有一种陨石被称为“玻璃陨石”,它呈黑色或墨绿色,有点象石头,但不是石头;有点象玻璃,但它是一种很特别的没有结晶的玻璃状物质。它的形状五花八门,一般都不大,重量从几克到几十克。已发现的玻璃陨石有几十万块,而且另人奇怪的是它们的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关于玻璃陨石的来源和成因,还没有定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CB球粒陨石的形成可能与木星早期引力作用有关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同时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长久以来,科学家就一直对这一气态行星进行不断的探索。而如今科学家又有了新发现。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CB球粒陨石形成可能与木星早期引力作用有关。

据外媒报道,长期以来,科学家猜测木星在形成当前轨道位置之前曾有不同的运行轨道,当前轨道距离太阳大约5个天文单位,但是木星轨道的形成和迁移时间令科学家们迷惑不解。目前,一种叫做“CB球粒陨石”的罕见陨石类型揭晓了木星早期的一个秘密,在太阳系木星形成之后500万年,这颗行星距离小行星带非常近。CB球粒陨石被认为形成于早期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当时小行星带中的天体彼此高速碰撞。

最新计算机模拟实验显示,木星引力将对于小行星碰撞形成CB球粒陨石提供理想条件。研究负责人、美国布朗大学行星科学家布兰登-约翰逊称,我们研究显示木星引力将搅拌小行星带,产生形成CB球粒陨石的高碰撞速度,这些陨石代表了太阳系首次受木星引力影响的天文现象。

球粒陨石是由熔融物构成的微小球体,虽然球粒陨石非常普遍,但是CB球粒陨石却是非常罕见的,CB球粒陨石的形成时期可追溯至木星形成之后500万年的一个短暂时期。研究人员解释称,CB球粒陨石包含着直接从汽化铁浓缩的金属颗粒,汽化铁的过程需要高速碰撞,这需要碰撞小行星每秒以20公里的速度发生碰撞,这才能导致金属铁汽化,但是传统计算机模拟显示,CB球粒陨石形成的早期太阳系,小行星带中小行星运行速度大约是每秒12公里。

科学家最新模拟实验显示,太阳系外侧形成的行星伴随着密集大气层增积合生,将改变行星质量分布,导致行星轨道迁移,并朝向太阳方向运行。木星的存在将提升小行星带天体高速碰撞速度,小行星运行速度显著加快,其碰撞过程很容易汽化金属铁,形成CB球粒陨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陨石是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2980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陨石的发现,很多人都好奇陨石是怎么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陨石的怎么形成的。

陨石的起源

人们在观察中发现,在太阳的卫星——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有一条小行星带,它就是陨石的故乡,这些小行星在自己轨道运行,并不断地发生着碰撞,有时就会被撞出轨道奔向地球,在进入大气层时,与之摩擦发出光热便是流星。流星进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与内部不平衡,便发生爆炸,就形成陨石雨。未燃尽者落到地球上,就成了陨石。陨落在吉林桦甸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上的陨石雨就是这样形成的。其中“1号陨石”落到永吉县桦皮厂附近,遁入地下6米多,升起一片蘑菇云,它产生的震动相当于6.7级地震,附近房中的家具都倾倒了,杯碗都摔碎了。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啊!可是更有甚者,那是在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上空爆炸的陨石,不但把一百里以外居民住宅楼的玻璃震碎,而且使方圆三十里的森林化为灰烬,在爆炸的中心区树林还没有得及燃烧就已炭化,并且呈辐射状向外倒去;在其正下方的几棵“炭树”竟然直立着,原因是当时产生的高压使其变得坚固,那颗陨石爆炸时,连傍晚的莫斯科也如同白昼,可见,当时的情景是多么可怕。其实,比较起来,这也算不得什么。人们先后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现了一个深170米,直径1240米的陨坑;在南极还有直径达300公里的大陨坑。在大西洋中部竟发现了直径达1000多公里的巨形陨坑,可以想象出,在它们陨落的一刹那间是怎样宏大而可怕的景观啊!

科学家们说,地球每天都要接受5万吨这样的“礼物”。它们大多数在距地面10到40里的高空就已燃尽,即便落在地上也难找到。它们在宇宙中运行,由于没有其它的保护,所以直接受到各种宇宙线的辐射和灾变,而其本身的放射性加热不能使它有较大的变化。所以它本身的记录是可靠的。对于它的研究范围有着相当广阔的领域,比如高能物理,天体演变,地球化学,生命的起源。

近来,科学家们在二三十亿年前的陨石中大量发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因此科学家断定,在宇宙中甚至是太阳系在45亿年前就有生命存在。在含碳量高的陨石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氨、核酸、脂肪酸,色素和11种氨基酸等有机物,因此,人们认为地球生命的起源与陨石有相当大的关系。

俄罗斯天降陨石

世界上保存最大的铁陨石是非洲纳米比亚的戈巴(Hoba)铁陨石,重约60吨;其次是格林兰的约角1号铁陨石,重约33吨;我国新疆铁陨石,重约28吨,是世界第三大铁陨石;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是吉林陨石,以收集的样品总重为2550公斤,吉林1号陨石,重1770公斤,是人类已收集的最大的石陨石块体。

另外,还有一种陨石被称为“玻璃陨石”,它呈黑色或墨绿色,有点象石头,但不是石头;有点象玻璃,但它是一种很特别的没有结晶的玻璃状物质。它的形状五花八门,一般都不大,重量从几克到几十克。已发现的玻璃陨石有几十万块,而且另人奇怪的是它们的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关于玻璃陨石的来源和成因,还没有定论。

看了陨石是怎么形成的还看:

著名的陨石

Muonionalusta

1906年的瑞典曾经发现了一块镍铁陨石,并为它取名为Muonionalusta。

精工手表曾精心制作了一款名为《铁臂阿童木陨石表》的工艺品,这款表的表盘就是用高科技将这块陨石切片后制成。这块陨石的切面上有着天然、特殊的纹理即“维斯台登构造”,在表面上呈现出来的花纹即时尚又古朴,这是当初行星冷却时,每一百万年冷却一度形成的特殊结构,即八面体晶型结构。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尊有着1000年历史的陨石佛像,重10公斤,高大约24厘米。实际上,一支纳粹远征队早在1938年就发现了这尊佛像。研究发现这尊佛像由一块罕见的镍铁陨石雕成。所代表的文化据信介乎佛教和前佛教时期的苯教文化之间,所刻画的佛是毗沙门天王,即北方的多闻天王,在西藏被称之为“藏巴拉”。铁佛是已知唯一一尊使用陨石雕成的人形雕像,价值不可估量。

这尊佛像最初是1938年由纳粹的一支远征队发现的。研究发现这尊佛像由陨石雕成。

陨石的形成原因

陨石在高空飞行时,表面温度达到几千度。在这样的高温下,陨石表面融化成了液体。后来由于低层比较浓密大气的阻挡,他的速度越来越慢,融化的表面冷却下来,形成一层薄壳叫“熔壳”。熔壳很薄,一般在1毫米左右,颜色是黑色或棕色的。在熔壳冷却的过程中,空气流动在陨石表面吹过的痕迹也保留下来,叫“气印”。

气印的样子很像在面团上按出的手指印。

熔壳和气印是陨石表面的主要特征。若是你看到的石头或铁块的表面有这样一层熔壳或气印,那你可以立刻断定,这是一块陨石。 但是落下来的年代较长的一些陨石,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和雨淋,熔壳脱落了,气印也就不易辨认出来了,但是那也不要紧,还有别的办法来辨认。

石陨石的样子很像地球上的岩石,用手掂量一下,会觉得它比同体积的岩石重些。石陨石一般都含百分之几的铁,有磁性,用吸铁石试一试便会感到。

另外,仔细看看石陨石的断面,会发现有不少的小的球粒。球粒一般有1毫米左右,也有大到2~3毫米以上的,90%以上的石陨石都有这样的球粒,它们是陨石生成的时候产生的。是辨认石陨石的一个重要标记。

铁陨石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镍。其中,铁占90%左右,镍的含量一般在4~8%之间,地球上的自然铁中镍的含量一般不会有这么多。

在铁陨石上切割一个断面,磨光后,用5%的硝酸酒精侵蚀,光亮的端面会呈现出特殊的条纹,像花格子一样。

这是因为铁陨石本身成分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含镍量多些,有的地方少些,含镍量多的部分,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酸腐蚀,而含镍量少的部分受酸腐蚀后,变得粗糙无光泽,这样就由这些亮的和暗的部分组成了花格子一样的条纹。

除了极少数含镍量特多的陨石外,都会出现这些条纹。这是辨认铁陨石的一个主要方法。 石铁陨石极少见,由石和铁组成,它含有大致相等的铁和硅酸盐矿物。

在3类陨石中,石陨石最多,1976年3月8日,在我国吉林省吉林地区降落的一场大规模的陨石雨,便是一次石质的球粒陨石雨。这次陨石雨散落的范围达四、五百平方公里,搜集到的陨石有一百多块,总重量在2600公斤以上。

其中,最大的一号陨石重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搜索到的最重的一块石陨石。第二位的是美国诺顿石陨石,重1079公斤。 铁陨石比石陨石要重的多,最重的一块在非洲纳米比亚,名字叫戈巴陨石,有60吨重。

在我国新疆的一块大陨铁重30吨,是世界的第三位。

鉴别陨石的方法

鉴定一块样品是否为陨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外表熔壳:陨石在陨落地面以前要穿越稠密的大气层,陨石在降落过程中与大气发生磨擦产生高温,使其表面发生熔融而形成一层薄薄的熔壳。因此,新降落的陨石表面都有一层黑色的熔壳,厚度约为1毫米。

2.表面气印:另外,由于陨石与大气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陨石表面还会留下许多气印,就象手指按下的手印。

玻璃陨石

玻璃陨石

3.内部金属:铁陨石和石铁陨石内部是有金属铁组成,这些铁的镍含量很高(5-10%)。球粒陨石内部也有金属颗粒,在新鲜断裂面上能看到细小的金属颗粒。

4.磁性:正因为大多数陨石含有铁,所以95%的陨石都能被磁铁吸住。

5.球粒:大部分陨石是球粒陨石(占总数的90%),这些陨石中有大量毫米大小的硅酸盐球体,称作球粒。在球粒陨石的新鲜断裂面上能看到圆形的球粒。

6.比重:铁陨石的比重为8克/cm3,远远大于地球上一般岩石的比重。球粒陨石由于含有少量金属,其比重也较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陨石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陨石亦称陨星,是由于地球外脱离自身运行轨道的流星或碎块散落至地球或其他行星所产生的未燃尽的石体,石体属于石质、铁质或石铁混合物质,对陨石的研究可帮助人类直观认识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所存在的稀有的实物标本,收藏意义颇高。

陨石分类

陨石大致分为石质陨石、铁质陨石、石铁混合陨石三类。石质陨石的密度区间为3-3.5,主要由硅酸盐组成;铁质陨石的密度区间为7.5-8,主要组成部分为铁镍元素;陨铁石的密度区间则为5.5-6,居于石质陨石与铁质陨石之间。

收藏价值

国际市场中,价格较为昂贵的是来自火星和月球的陨石。就国内市场来说,一种称为黑宝绿的陨石价值高于月球和火星陨石,因为无法准确判断其真实来源,其不同于来自火星及月球的陨石,保存较为完整,熔壳完好,陨石表面光滑透亮,通体呈现黑绿色,世界仅此一块,因其稀有性,收藏价值与研究价值也随之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陨石是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2980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陨石的发现,很多人都好奇陨石是怎么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陨石的怎么形成的。

陨石的形成原因

陨石在高空飞行时,表面温度达到几千度。在这样的高温下,陨石表面融化成了液体。后来由于低层比较浓密大气的阻挡,他的速度越来越慢,融化的表面冷却下来,形成一层薄壳叫“熔壳”。熔壳很薄,一般在1毫米左右,颜色是黑色或棕色的。在熔壳冷却的过程中,空气流动在陨石表面吹过的痕迹也保留下来,叫“气印”。

气印的样子很像在面团上按出的手指印。

熔壳和气印是陨石表面的主要特征。若是你看到的石头或铁块的表面有这样一层熔壳或气印,那你可以立刻断定,这是一块陨石。 但是落下来的年代较长的一些陨石,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和雨淋,熔壳脱落了,气印也就不易辨认出来了,但是那也不要紧,还有别的办法来辨认。

石陨石的样子很像地球上的岩石,用手掂量一下,会觉得它比同体积的岩石重些。石陨石一般都含百分之几的铁,有磁性,用吸铁石试一试便会感到。

另外,仔细看看石陨石的断面,会发现有不少的小的球粒。球粒一般有1毫米左右,也有大到2~3毫米以上的,90%以上的石陨石都有这样的球粒,它们是陨石生成的时候产生的。是辨认石陨石的一个重要标记。

铁陨石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镍。其中,铁占90%左右,镍的含量一般在4~8%之间,地球上的自然铁中镍的含量一般不会有这么多。

在铁陨石上切割一个断面,磨光后,用5%的硝酸酒精侵蚀,光亮的端面会呈现出特殊的条纹,像花格子一样。

这是因为铁陨石本身成分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含镍量多些,有的地方少些,含镍量多的部分,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酸腐蚀,而含镍量少的部分受酸腐蚀后,变得粗糙无光泽,这样就由这些亮的和暗的部分组成了花格子一样的条纹。

除了极少数含镍量特多的陨石外,都会出现这些条纹。这是辨认铁陨石的一个主要方法。 石铁陨石极少见,由石和铁组成,它含有大致相等的铁和硅酸盐矿物。

在3类陨石中,石陨石最多,1976年3月8日,在我国吉林省吉林地区降落的一场大规模的陨石雨,便是一次石质的球粒陨石雨。这次陨石雨散落的范围达四、五百平方公里,搜集到的陨石有一百多块,总重量在2600公斤以上。

其中,最大的一号陨石重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搜索到的最重的一块石陨石。第二位的是美国诺顿石陨石,重1079公斤。 铁陨石比石陨石要重的多,最重的一块在非洲纳米比亚,名字叫戈巴陨石,有60吨重。

在我国新疆的一块大陨铁重30吨,是世界的第三位。

鉴别陨石的方法

鉴定一块样品是否为陨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外表熔壳:陨石在陨落地面以前要穿越稠密的大气层,陨石在降落过程中与大气发生磨擦产生高温,使其表面发生熔融而形成一层薄薄的熔壳。因此,新降落的陨石表面都有一层黑色的熔壳,厚度约为1毫米。

2.表面气印:另外,由于陨石与大气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陨石表面还会留下许多气印,就象手指按下的手印。

玻璃陨石

玻璃陨石

3.内部金属:铁陨石和石铁陨石内部是有金属铁组成,这些铁的镍含量很高(5-10%)。球粒陨石内部也有金属颗粒,在新鲜断裂面上能看到细小的金属颗粒。

4.磁性:正因为大多数陨石含有铁,所以95%的陨石都能被磁铁吸住。

5.球粒:大部分陨石是球粒陨石(占总数的90%),这些陨石中有大量毫米大小的硅酸盐球体,称作球粒。在球粒陨石的新鲜断裂面上能看到圆形的球粒。

6.比重:铁陨石的比重为8克/cm3,远远大于地球上一般岩石的比重。球粒陨石由于含有少量金属,其比重也较重。

著名的陨石

Muonionalusta

1906年的瑞典曾经发现了一块镍铁陨石,并为它取名为Muonionalusta。

精工手表曾精心制作了一款名为《铁臂阿童木陨石表》的工艺品,这款表的表盘就是用高科技将这块陨石切片后制成。这块陨石的切面上有着天然、特殊的纹理即“维斯台登构造”,在表面上呈现出来的花纹即时尚又古朴,这是当初行星冷却时,每一百万年冷却一度形成的特殊结构,即八面体晶型结构。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尊有着1000年历史的陨石佛像,重10公斤,高大约24厘米。实际上,一支纳粹远征队早在1938年就发现了这尊佛像。研究发现这尊佛像由一块罕见的镍铁陨石雕成。所代表的文化据信介乎佛教和前佛教时期的苯教文化之间,所刻画的佛是毗沙门天王,即北方的多闻天王,在西藏被称之为“藏巴拉”。铁佛是已知唯一一尊使用陨石雕成的人形雕像,价值不可估量。

这尊佛像最初是1938年由纳粹的一支远征队发现的。研究发现这尊佛像由陨石雕成。

陨石的起源

人们在观察中发现,在太阳的卫星——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有一条小行星带,它就是陨石的故乡,这些小行星在自己轨道运行,并不断地发生着碰撞,有时就会被撞出轨道奔向地球,在进入大气层时,与之摩擦发出光热便是流星。流星进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与内部不平衡,便发生爆炸,就形成陨石雨。未燃尽者落到地球上,就成了陨石。陨落在吉林桦甸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上的陨石雨就是这样形成的。其中“1号陨石”落到永吉县桦皮厂附近,遁入地下6米多,升起一片蘑菇云,它产生的震动相当于6.7级地震,附近房中的家具都倾倒了,杯碗都摔碎了。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啊!可是更有甚者,那是在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上空爆炸的陨石,不但把一百里以外居民住宅楼的玻璃震碎,而且使方圆三十里的森林化为灰烬,在爆炸的中心区树林还没有得及燃烧就已炭化,并且呈辐射状向外倒去;在其正下方的几棵“炭树”竟然直立着,原因是当时产生的高压使其变得坚固,那颗陨石爆炸时,连傍晚的莫斯科也如同白昼,可见,当时的情景是多么可怕。其实,比较起来,这也算不得什么。人们先后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现了一个深170米,直径1240米的陨坑;在南极还有直径达300公里的大陨坑。在大西洋中部竟发现了直径达1000多公里的巨形陨坑,可以想象出,在它们陨落的一刹那间是怎样宏大而可怕的景观啊!

科学家们说,地球每天都要接受5万吨这样的“礼物”。它们大多数在距地面10到40里的高空就已燃尽,即便落在地上也难找到。它们在宇宙中运行,由于没有其它的保护,所以直接受到各种宇宙线的辐射和灾变,而其本身的放射性加热不能使它有较大的变化。所以它本身的记录是可靠的。对于它的研究范围有着相当广阔的领域,比如高能物理,天体演变,地球化学,生命的起源。

近来,科学家们在二三十亿年前的陨石中大量发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因此科学家断定,在宇宙中甚至是太阳系在45亿年前就有生命存在。在含碳量高的陨石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氨、核酸、脂肪酸,色素和11种氨基酸等有机物,因此,人们认为地球生命的起源与陨石有相当大的关系。

俄罗斯天降陨石

世界上保存最大的铁陨石是非洲纳米比亚的戈巴(Hoba)铁陨石,重约60吨;其次是格林兰的约角1号铁陨石,重约33吨;我国新疆铁陨石,重约28吨,是世界第三大铁陨石;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是吉林陨石,以收集的样品总重为2550公斤,吉林1号陨石,重1770公斤,是人类已收集的最大的石陨石块体。

另外,还有一种陨石被称为“玻璃陨石”,它呈黑色或墨绿色,有点象石头,但不是石头;有点象玻璃,但它是一种很特别的没有结晶的玻璃状物质。它的形状五花八门,一般都不大,重量从几克到几十克。已发现的玻璃陨石有几十万块,而且另人奇怪的是它们的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关于玻璃陨石的来源和成因,还没有定论。

看了陨石是怎么形成的还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