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湖南金洞猛江河国家湿地公园(合集20篇)

浏览

3658

文章

418

篇1: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广东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坐落在雷州市调风镇,于2009年获国家林业局批准,是国内首个以红树林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公园面积1270.8公顷,其中湿地占了90.5%,这里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美丽、文化积淀深厚。

----旅游资源:

----树美:红树林是公园的主要植被种类,面积达127.7公顷。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之称,是一种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滩涂上的奇特的植物群落,它随着潮起潮落若隐若现,宛若出水仙子,公园河道上生长的芦苇蓬勃挺拔,随风飘扬,将红树林烘托得更加动人。此外,公园内还生长有珍稀的半红树植物玉蕊、银叶树,其中玉蕊是海南、台湾以外的我国大陆地区首个记录。

----水秀:贯穿公园内的站堰河美丽迷人,河道九曲十八弯,河水清澈透明,潺潺流动,汇入大海。山涧里瀑布沿壁垂直而下,水势虽不大,但汩汩流下,溅起白色水珠点点,让人如临仙景,因涧泉的滋润,九龙山山青水秀,满眼皆绿。

----石怪:公园小瀑布附近是怪石林立的所在,茂林掩盖下,一根根石柱层层排列,如天造围墙,整齐有序,这些柱状石头为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玄武岩,为雷州半岛独特的火山地貌,具有较高旅游观赏价值和地质研究价值。

----鸟多:蓝天白云之下,九龙山红树林的林冠之下,不时可见小白鹭、大白鹭、池鹭、夜鹭等鸟类,它们或栖息树头,或拍浪而起,或追逐嬉戏,鸟鸣声此起彼伏,这些鸟类与红树林一起共同织就了公园一道无比瑰丽的风景线。

----庙严:九龙山可谓风水宝地,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园区内依山而建的宝林禅寺,拥有“粤西第一钟”、“粤西第一鼓”、五百尊罗汉像和五百尊罗汉像,是目前粤西地区一座较大规模的寺院,庄严雄伟、气势非凡,香火常年旺盛。

----自驾车路线:

----1、来自湛江市区的车辆进入G15(湛徐高速)后约行驶70公里,于龙门出口下高速,左转进入X699行驶约2公里,进入G207往雷州方向约行驶3公里,转入X689往调风方向约行驶22公里,再转入S289往收获农场方向约行驶700米,在坑尾村路口左转行驶2.5公里,即可到达。

----2、来自徐闻方向的车辆进入G15(湛徐高速)后约行驶40km,于龙门出口下高速,左转进入X699行驶约2公里,进入G207往雷州方向约行驶3公里,转入X689往调风方向约行驶22公里,再转入S289往收获农场方向约行驶700米,在坑尾村路口左转行驶2.5公里,即可到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宜都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宜都天龙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天龙湾,湖北宜昌首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八百里清江下游宜都市西南部,地跨东经111°17′22″-111°20′32″,北纬30°23′17″-30°24′21″之间,总面积1239.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60.63公顷。其生物多样性丰富,千只以上的白鹭群居区三处。拥有湖北省第一座天文台,全国独一无二的湿地石林和清江智慧花园以及杨守敬书院等多处生态科普旅游景点,彰显湿地人文和谐之美。湿地公园的建成,有效保障了清江的生态安全和优良的淡水资源,充分发挥湿地保护,湿地观光旅游和弘扬生态文化多种效益,并成为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一张响亮的湿地生态名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龙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龙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龙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丰都鬼城”景区旁的龙河流域,规划面积1514公顷,湿地总面积642.1公顷,属于稀缺的山地河流与沙洲岛屿湿地的复合湿地资源,具有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通过建设试点,龙河国家湿地公园一方面肃清河周污染来源,关停保护区内的养殖场,提高周边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率,加大清污、清漂力度。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补植补造、自然封育、人工管护等措施,净化湿地水质,使湿地内的水质长期稳定并维持在国家Ⅲ类标准以上,生态环境较以往得到了极大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西南部,距句容城区15公里,距南京市中心40公里。

坐落于赤山东南部,北至243省道,南达西圩,东至青城老乔,西至芦亭圩,四周环河,包括三岔湖、西侧白水荡和北侧圩区等,总面积为1300公顷。

形成了“湖面广阔、河流环绕、滩涂交织、岛屿点缀”的生态格局,是中国首个赤山绿水国家湿地公园、江南最纯净的天际线、江苏自然湿地生物百科湿地公园,有“秦淮第一湖”之称。

南京方向

南京走宁杭高速(G25)往杭州方向,行驶至郭庄高速出口下(南京东郊奥特莱斯),出收费站后第一个红绿灯至243省道(机场大道)左转,行驶10km即到达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全程约50公里,用时约50分钟

马鞍山方向

马鞍山走常合高速(S38)往常州方向,行驶至石湫高速出口下,沿沿243省道(机场大道)镇江方向行驶约28km即到达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全程约80公里,用时约80分钟

扬州方向

扬州走宁扬高速(G40)往南京方向,到扬溧高速(G4011)往溧阳方向过润扬大桥,至沪宁高速(G42)南京方向行驶至陈武高速出口下,沿243省道(机场大道)禄口机场方向行驶约27km即到达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全程约80公里,用时约80分钟

镇江方向

镇江沿243省道(机场大道)禄口机场方向行驶约55km即到达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全程约55公里,用时约60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金洞猛江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025 字

+ 加入清单

金洞猛江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湖南金洞猛江河国家湿地公园于2015年12月通过国家评审成立,公园位于湖南永州市金洞管理区境内,属南岭山系的阳明山脉,总面积1272.8公倾,森林面积800.6公顷。湿地公园由晒北滩水库水体、牛头山到水库大坝河道以及周边部分山地组成,公园水域面积大,流域范围广,水质优良,景色优美。湿地公园位于白水源头,南岭山脉阳明山地区。公园内水流宽阔平稳,两岸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形成了一幅高峡平湖的壮观山水画卷。游人可行走于环湿地公园水岸道路,沿途远眺两岸青山绿水,或三两结伴自驾游船、皮划艇等水中闲游、拂风赏湖。

公园内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森林茂密,树木葱茏,山峰雄伟,溪水清澈,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植物197科1033种野生脊椎动物79科233种。

公园内水量充沛,水质优良,两岸峰岭苍翠,植被繁茂,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湿地公园内大面积的地带性阔叶林和众多的天然生态岛,多样的生态环境为动植物的栖息、繁殖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时常可见鸳鸯、白鹭等成群水鸟在水面遨游,或是听闻各类鸟兽山野啼鸣,引人入胜。

公园文化底蕴深厚,瑶族文化贯穿于瑶族民间的神话、宗教、习俗节日、舞蹈和道德观念中。勤劳善良的瑶汉同胞用智慧在这里演绎着绚丽的四季燃情,美丽多情的瑶家阿妹编织着浣溪纱的传说,大自然赋予了这里鬼斧神工的神韵。其中,最负盛誉的是“瑶家坐歌堂”,被誉为歌声里的“瑶文化活化石”,2008 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瑶家坐歌堂”广泛流传于湘南的各个过山瑶支系当中。它不仅具有很高的音乐研究价值,而且在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等方面同样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猛江河湿地公园区位优势独特,公园周边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均已开发较为成熟,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备一定的名气。在湿地公园周边区域还有被誉为人间“灵山福地”的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其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为历史上著名的佛教胜地所在。金洞国家森林公园内峰岭争奇,沟壑溪流纵横,奇山怪石神态各异;植物群落错落有致,古树名木繁多,景观独特,极具观赏性;还有被称为“亚洲第一漂”的金洞漂流,其惊险、刺激,野趣横生,吸引众多的都市人前来旅游。

公园交通便捷,距泉南高速公路(G72)56.0千米,距三南公路(S320)42.0 千米,距湘桂高铁祁阳站80.0 千米,距永州零陵机场103.0 千米,距永州市中心城区113 千米,在建的木牛二级公路直达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黑龙江松北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黑龙江松北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黑龙江松北国家湿地公园

继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之后,哈尔滨市市区及周边将拥有第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黑龙江松北国家湿地公园。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省林业厅、国家湿地管理中心已原则同意建立黑龙江松北国家湿地公园,现正按相关规定履行申报程序,预计8月向市民开放。该园将与周边的葡萄采摘园、农业采摘园一起,成为市民近郊游玩新景点。

松北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松北区万宝镇化家村东侧的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占地51.2公顷,其中湿地为32.9公顷。公园在保护原有芦苇、香蒲等原生植物的同时,又引进花楸、暴马丁香、水冬瓜等木本植物30余种2万余株,引入塔头苔草、水葱、荷花等沉水、浮水植物20余种;放养鲫鱼、鲤鱼、林蛙等鱼类和两栖动物20多万尾(只)。

松北国家湿地公园属北方寒地人工湿地景观,位于我国东部候鸟迁徙通道上,每到迁徙季节,鸭雁成群、鹳鹤齐飞,形成宜人的观鸟景观。夏季,湖边的灌木、湖内的鱼群又吸引了苍鹭、野鸭等鸟类在此筑巢孵化。目前,公园内随着原生湿地生态得到恢复,已有凤头、星鸦、斑嘴鸭等20余种鸟类在此出没。公园内已形成树林草地、湖泊小溪、湿地风光、奇花异草等美景,是市民亲近自然湿地的良好场所。目前,哈尔滨市已有国家级湿地公园9个、省级湿地公园1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三亚东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三亚东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亚东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三亚市吉阳区,主要由东岸湿地公园、春光路红树林生态公园、半岭水库和草蓬水库等湿地构成,总面积703.45公顷。湿地面积239.56公顷,湿地率为规划区的34.06%。调查显示,湿地公园规划区内生态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植物96科238属322种。其中,蕨类植物15科18属27种;被子植物81科220属295种。野生脊椎动物24目67科138种,其中哺乳类6目9科16种,鸟类12目34科65种、爬行类1目7科17种、两栖类1目6科11种、鱼类4目11科29种;底栖动物(无脊椎动物)共3门21种。

整个公园共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按照国家林业局批准的《海南三亚东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三亚将力争在5年内将其打造成海南湿地公园建设的精品、中国沿海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新典范和中国沿海红树林科普宣教基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呼旅点评

景区距额尔古纳市区较近,是中国目前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较大的湿地,也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登顶沿途格桑花开满道路两旁,而最美的景色则要到达最高观景台才能看到,山顶处属于额尔古纳的制高点,视野十分开阔,远观草原,天空中的云彩朵朵,既能俯瞰额尔古纳市,又能将美丽的湿地尽收眼底。沿着景区内的木质的楼梯栈道盘旋向下欣赏美景,栈道一圈约2km,不同的观景区域拍到的景色各不相同,但都美不胜收。

景区简介

额尔古纳河湿地景区誉为“亚洲第一湿地”,是中国目前原状态保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景区。

该景区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每年在这里迁徙停留、繁殖栖息的鸟类达到2000万只。

额尔古纳河湿地景区有开阔的灌丛草甸,一望无际。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也极为丰富,每年在这里迁徙停留、繁殖栖息的鸟类达到2000万只。这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丹顶鹤繁殖地之一,也是世界濒危物种鸿雁的重要栖息地之一。

额尔古纳河湿地它被称为“亚洲第一湿地”,是中国目前原状态保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深受摄影爱好者的青睐。景区里有开阔的灌丛草甸,一望无际。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也极为丰富,每年在这里迁徙停留、繁殖栖息的鸟类达到2000万只。这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丹顶鹤繁殖地之一,也是世界濒危物种鸿雁的重要栖息地之一。

景区内游玩,需要登顶海拔720米的主峰,远眺湿地全景。从游客中心的木栈道走下去,再上坡就是最高的瞭望处,可以从不同角度观赏山崖下的湿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就是形如一片叶子的湖心岛。

在山顶还能俯瞰蜿蜒流淌的根河及额尔古纳市貌,蓝色粉色屋顶的房子交错,很是好看。如果待到傍晚,落日下的湿地会给你更多惊喜。

额尔古纳湿地包含有特别大范围的冲积平原,并在此形成了一个三角洲,它位于根河、额尔古纳河、得尔布干河和哈乌尔河交汇处。湿地还包括根河、得尔布干河、哈乌尔河及两岸的河漫滩、柳灌丛、盐碱草地、水泡子及其支流。

湿地涵盖了额尔古纳除原始森林外几乎所有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干旱的季节,由于较稳定的水情、充足的湿地,这里成为许多鸟类非常重要的庇护场所。清澈的根河静静流淌,曲水环抱草甸,岸边矮树灌木丛生,绿意盎然;而秋季草木泛黄,远远望去是一片金色的大地,又是另一番壮美的景象。

信息来源:呼伦贝尔旅游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连南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连南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连南瑶排梯田,坐落在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坪镇。这里位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的南岭区,是广东省主体功能区划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山地生态农业区,生态重要性极高。该湿地公园综合确定规划总面积为354.6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56.98公顷,包含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多种湿地类型。

该湿地公园规划范围内有大大小小的梯田500多级、2000多亩,是连南乃至南岭最具代表和集中连片最大的梯田湿地;拥有森林——库塘——河流——梯田复合型生态系统,有动植物资源;水系水质良好,总体上达到Ⅰ类水质标准,水系最终汇入西江、珠江三角洲,是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

区内有6个植被型、7个植被类型和12个植被群系,其中野生维管植物115科277属364种。湿地植被包括灌丛、草丛和浅水植物湿地植被三大类,湿地植物94种,有水稻、灯心草、莎草等。

据调查和记录,连南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内有鸟类14目35科116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鸢、凤头鹰等9种,湿地栖息涉禽有白鹭、牛背鹭、白胸苦恶鸟等;兽类6目15科24种;爬行类3目9科19种,两栖动物2目7科14种;鱼类3目5科7种。

连南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对保护梯田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传承连南瑶族特色民俗和梯田农耕文化,发挥梯田湿地生态和经济效益,推进连南和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泰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泰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泰湖公园于2011年3月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国家湿地公园,公园位于泰来县城区东部,外形呈不规则的圆形。湿地公园东至环湖公路,南至泰-宁(泰来县-宁姜乡)公路,西至泰来县中医院,北至泰-胜(泰来县-胜利乡)公路。湿地公园东西宽4.18km,南北长5.31km,总面积1365hm2。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里精雕细刻,使它成为鸟类的乐园,人间的天堂,秀丽的湿地自然风光与美丽的城市交相辉映,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湿地公园以沼泽、草甸、湖泡、林地等景观组成,景观类型多样,并融合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科学、教育和历史文化价值。湿地公园内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价值极大,优良的湿地生态系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经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黑龙江省泰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有种子植物65科250属494种,其中双子叶植物有47科176属339种;单子叶植物18科74属145种。有鱼类7科31种,鸟类34科162种。湿地公园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保护、科研、宣教和旅游价值。不仅可以为泰来县及周边区域的学校开展湿地保护教育提供天然实习基地,还可以给广大游客搭建亲近湿地、认识湿地和保护湿地的实践平台。成立黑龙江省泰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对泰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有效管理,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泰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期为10年( 2011-2020年),分三期建设(一期为2011-2012,二期为2013-2015年,三期为2016-2020年)。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后续开发对有效保护公园内珍贵的自然资源,提升城市发展潜力、改善人居环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南部

乘车线路:在齐齐哈尔乘开往泰来县的班车,转乘县城公交或出租可达。

自驾线路:从齐齐哈尔出发上嫩泰高速,行驶119.2公里,在泰来出口下高速,右转行驶2.6公里,左转行驶620米,右转进入广安街行驶370米,左转行驶180米,直行310米到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习水东风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习水东风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贵州习水东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习水县,总面积249.06公顷。

习水县东风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实施试点建设项目,公园处赤水河与习水河上游,位于东皇镇,由关门山水库、三八水库、东风湖及贯城河多部分湿地组成,总面积249.06公顷。湿地公园一期建设项目位于三八水库一带,招商工作已经结束,由浙江鸿恩有限公司承建,规划投资15000元,建设规模1000亩,规划水体400亩。

据介绍,东风湖湿地公园项目主要通过对湿地环境的保护,进一步恢复湿地原有的自然能力,使城市湿地更富有生命力。同时,建设成新型湿地城市公园,不仅会给市民游憩娱乐、健康养生一个优越的生活环境,也将为习水县旅游发展注入生态宜居元素以及发展的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固原清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固原清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国家林业局日前发布信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境内的清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林业局2011年12月批准试点建设固原清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726公顷,建设干旱化区域内典型河流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和生物资源的“储源地”,成为濒危、稀有水禽类的“中转站”和固原市城北重要的灌溉及防洪区。

通过6年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固原清水河湿地公园完成生态治理面积200公顷,植被恢复40顷,种植景观绿化带36公顷,库区外缘实施生态修复造林550公顷,湿地周边道路绿化16.5公里,清水河水质由2011年Ⅴ类重污染水质净化为Ⅳ类水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房县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房县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古南河境内生物多样丰富,湿地景观独特,珍稀动植物和名贵中药材品种繁多,有植物1652种、动物226种,集自然生态、水域风光、地质景观和人文历史为一体,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据了解,拟建的古南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181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074公顷。公园规划8年建成,总投资1.45亿元,重点实施湿地保护、湿地恢复、科普宣教、科研监测、资源利用、防御灾害、区域协调、保护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九大工程。

公园集自然生态、水域风光、地质景观和人文历史为一体。置身于此,你能感受到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探索大自然留下的神奇密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衡东洣水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衡东洣水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湖南衡东洣水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湖南省衡东县境内,地理坐标大致为:东经112°52′06″~113°15′22″,北纬26°58′04″~27°09′47″。主要包括流经衡东县境内的洣水河全部、洣水河一级支流永乐河流经衡东县草市镇境内部分。流经草市、高湖、杨林、甘溪、洣水、吴集、新塘、霞流8个镇,境内全长72.5公里,河上建有荣桓、甘溪、洋塘三座河坝,规划总面积2983.6公顷。

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据调查,湿地公园及其周边有维管植物150科,404属,801种,其中,蕨类植物16科21属29种,裸子植物4科7属9种,被子植物130科376属763种。区内有植物群落7个类型,13个植物类群,其中,常绿针、阔混交林3个群系,常绿、落叶阔叶林2个群系,落叶阔叶林1个群系,针叶林1个群系,竹林1个群系,灌草果3个群系,古木大树及珍贵树木。湿地公园及周边有野生脊椎动物185种,隶属于5纲27目70科,其中,鱼类有42种,两栖类15种,爬行类19种,鸟类91种,哺乳类18种。

洣水河畔,文化源远流长,这里不但有55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还有罗帅故居、百年古镇、古塔寺庙等风景历史文化资源;这里还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皮影戏之乡”、“花鼓戏之乡”、“剪纸之乡”、“印章之乡”和“中国土菜名县”。湿地公园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河上的三座拦河大坝与河岸的三个古镇,赋予了湿地公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拓展了湿地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

湖南衡东洣水国家湿地公园分为五个功能区,即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花垣古苗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299 字

+ 加入清单

花垣古苗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花垣古苗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边缘、武陵山脉中段,享有“湘西门户”美誉的花垣县境内,地处洞庭湖流域四大河流之一的沅水上游,对于保护沅水流域及洞庭湖水质、恢复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12月31日,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古苗河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

公园坐落湖南,北邻鄂西,西接黔渝,209、319国道穿境而过,包茂高速、张花高速在此交汇,处于重庆、长沙5小时交通圈内,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

公园距张家界、铜仁机场皆一个半小时车程;距重庆武隆地质公园和湖北恩施大峡谷均两个小时车程;距凤凰古城、里耶古城1小时车程;距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特大跨谷悬索桥--矮寨大桥和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仅一刻钟车程;距在建的湘西机场不足5公里。

公园范围包括古苗河水库、古苗河下游河道、河洲漫滩和周边部分山地,总面积975.0公顷,涉及花垣镇、麻栗场镇、石栏镇、龙潭镇、长乐乡等5个乡镇2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介于东径109°24′3″~109°30′35″,北纬28°26′34″~28°35′45″之间,东西宽10.6千米,南北长17.0千米,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公园湿地资源类型包括河流湿地、人工湿地两大湿地类,永及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库塘三大湿地型,湿地面积600.7公顷,湿地率61.61%。

公园处于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区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具有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的特点。区内峰峦叠嶂,沟豁纵横,植被繁茂,环境清幽,为动植物生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境。据调查,公园及其周边区域共有3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72个群系,其中湿地植物有2个植被型组,4个植被型,28个群系;共有维管植物190科726属1424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2种,兰科植物11种,包括花榈木、伞花木和大叶榉等。有野生脊椎动物5纲27目66科149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小天鹅、黑耳鸢、松雀鹰、普通鵟、红隼、灰鹤、斑头鸺鹠、金猫等12种;属于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5种。

公园以碧波荡漾、景色秀美的古苗河水库和水量充沛、峡谷幽深的古苗河为核心,以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库塘与峡谷湿地景观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为特色,以雄奇险俊的峡谷湿地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水岸景观为载体,以蚩尤文化、巴代文化、边城文化及湿地生态文化为内涵,以生态观光和游憩休闲为重点。共区划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五个功能区。

获批准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以来,花垣县把古苗河湿地公园建设作为加强湿地保护、构建生态屏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的战略举措来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武陵山片区生态廊道保护的典范和湘西地区河流-库塘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的示范;具有独特、优美的峡谷地貌湿地景观和浓郁少数民族人文风情高度融合的"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湿地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具备较高管理水平的科普宣教基地;最终形成湿地保护、科研监测、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河流、库塘、峡谷湿地与森林复合型国家级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咸宁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咸宁向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湖北咸宁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4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试点建设单位。公园位于咸安区北部,涉及到向阳湖镇、官埠桥镇、向阳湖奶牛场部分村组。

湿地公园范围包括向阳湖、向阳湖奶牛场部分区域。地理坐标范围为北纬29°54'50"~29°59'45",东经114°6'46"~114°13'45"。

湿地公园东至京珠高速、南至五七路、西至三八河西堤、北至咸安区行政边界。湿地公园四至边界清晰、便于管理。湿地生态系统较为完整,有利于提升湿地公园的湿地保护价值。湿地公园的规划范围以向阳湖为中心,在周围划入了一定区域,作为向阳湖的生态缓冲区。

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5952hm2,其中湿地面积5064hm2,湿地率为85.08%。其中湖泊湿地面积3047 hm2,占总面积的51.19%;沼泽湿地面积552 hm2,占总面积的9.27%;河流湿地面积61hm2,占总面积的1.02%;库塘湿地面积983hm2,占总面积的16.53%;水产养殖面积421hm2,占总面积的7.07%。

湿地公园规划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五功能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852 字

+ 加入清单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宁夏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吴忠市西北,利通区与青铜峡交界处,呈狭长带状,北起清水沟,南至利通区与青铜峡市分界线,东西大致以滨河大道外侧100米绿化带为界,同时包括梅家湾湿地、树木园、景观水道、怡养园等湿地和绿地,总面积约为28.76平方公里。

2009年底,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宁夏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3年10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

湿地公园周边用地类型主要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居住用地、农村建设用地、道路用地、水域等;湿地公园范围内除大面积的水域外,还包括河滩地、公共绿地、农村建设用地、园地、耕地、道路用地等。

一、湿地公园规划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林业局批复建立的宁夏十二个国家湿地公园之一,共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即:湿地保育区、湿地体验区、合理利用区、湿地功能展示区和服务管理区。五大功能区相辅相成,维护和保持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完整性。近年来,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积极争取国家对湿地保护与恢复方面的资金支持,以推进湿地生态的保护和恢复工作,2011-2015年共争取到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资金共计1100万元,主要用于湿地生态恢复、湿地监测、科研宣教、巡护管理等方面。共恢复湖岸植被34.5公顷、栖息地恢复建设10公顷、营造景观防护林带27.7公顷、湖泊清淤6万立方米、每年生态补水800万立方米、修建水位控制闸门5座,购置各种观测、检测设备二十余套。近年来,按照市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市园林局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地区实际,依托吴忠市湿地总体规划,积极组织湿地建设,发挥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保护农田、美化环境等诸多效能,在维系宁夏黄河平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湿地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生态林业发展势头强劲。

二、主要湿地类型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的湿地类型比较简单,是比较典型的西北内陆黄河上游河流湿地,黄河水面、河滩湿地在天然湿地中占主要部分,湖泊湿地、人工湿地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工湿地主要以养殖业为主,主要养殖草鱼、鲤鱼、鲢鱼等,为当地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同时作为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补充,也为水禽提供了特殊的觅食、栖息场所。

三、湿地公园特色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具有特色鲜明的建设特色和资源特色。

(一)建设特色

1.以水为脉,确定了湿地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吴忠市地处宁夏平原腹地,黄河穿城而过,流经市域69公里,引黄灌溉历史悠久,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2003年以来,吴忠市按照国务院城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打造黄河金岸,加快沿黄城市带发展战略要求,立足吴忠湿地资源优势,统筹城乡发展前景,提出了引水入城,以水为脉,构筑生态水韵城市的总体思路,并逐步丰富、形成了"依托黄河、西移东扩、一带两翼、相向发展、东西呼应,连为一体"的城市发展战略。正式将市区湿地保护和水系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把黄河沿线湿地保护和清宁河、秦渠、清水沟等环城水系整治、建设纳入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划定城市蓝线,明确保护范围,确定建设目标,协调用地手续,制定实施步骤,为顺利开展湿地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治理污染,从源头保证了湿地水环境质量

吴忠市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绿化美化"两大工程"的实施,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对市区湿地周边环境整治和建设项目的治理和监管力度,对非法开挖砂石料场、填埋垃圾和废弃物引起湿地生态景观破坏的现象进行大力整治,及时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行为。对污染严重的造纸、制革、化工、印刷等行业进行综合整治,进一步控制工业和生活用水对湿地的污染,依法关闭了造成湿地水源污染的11家造纸厂,市区黄河沿线湿地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规划区地表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达到66.7%。通过整治,湿地水源质量显著提高,湿地生态健康得到进一步保障。

3.植树造林,努力改善湿地周边生态环境,把吴忠打造成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百姓宜居的生态园林城市

为促进湿地生态功能的有效恢复,吴忠市严格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加大湿地周边生态绿化的规划、建设力度,先后投资总额超过1亿元,实施《宁夏吴忠市滨河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等项目,整治了清宁河、南环水系、清水沟、南干沟等四条环城水系,开挖、扩建了树木园、怡养园等湖泊,恢复湿地面积2000余亩,共完成湿地恢复保护、生态建设75000亩,其中园林景观建设21750亩,经济林建设12000亩,湿地恢复、保护41250亩。

近年来,又分别在叶盛黄河大桥至青镇黄河大桥段长达28.08公里的黄河两岸,沿滨河大道向外建设平均100米宽的生态绿化带,在清宁河、清水沟、南干沟、南环水系等环城水系两岸分别建设30米至100米的景观绿化带,在清丽园、怡养园等人工湖泊周围建设面积不小于水域面积两倍的公园绿地,完成绿化总面积12000余亩,栽植各类绿化植物500多万株。有效改善了湿地周边的生态环境,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初步发挥,有效促进了吴忠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使吴忠向着"天蓝、地绿、水清"的宜居城市不断迈进。

•(二)资源特色

1.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宁夏自治区生态系统一直比较脆弱,属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形势严峻,但黄河横穿吴忠城区,造就了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生态功能,水资源丰富,形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观,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旅游场所。

2.充足的水资源,为动植物生存提供了保障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水资源丰富。黄河水蜿蜒而过,黄河水域内共有大小河心岛50多个,最大的河心岛枯水期面积约200公顷,河滩湿地一般都长有茂密的芦苇及漂浮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游生物等,自然优美。主河道外分布有多处坑塘水面,自然条件较好,景观水道沿路穿过城市规划区,总长十余公里,为鸟类栖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维持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我们按照规划功能布局,尽量维护和保留自然生态功能区原有地形地貌、水系湖泊和原有的湿地物种、生物群落,维护和保持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完整性;并且依据《湿地保护条例》禁止或取缔了与生态建设无关的项目进入,严格控制湿地开发利用的区域和范围;切实加强珍稀物种、乡土树种的保护,严格控制、尽量减少外来物种进入;同时,加强与"湿地国际"等机构合作,争取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教育培训机会;积极配合自治区林业局对公园内和市域范围内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建立资料档案;对于稀有、濒危动植物有侧重地创造条件、加强保护。

据调查,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

(一)植物种群,共有维管植物3个植物门,60个科152个属,248个种。这些植物属于蕨类植物门的有2个科,2属4种;裸子植物门的1科1属2个种;其余是被子植物门57科,149属,242种,这些植物中有88种为药用植物。在湖泊中分布着硅藻门、绿藻、蓝藻、金藻、隐藻、甲藻、裸藻等7种浮游植物的69属浮游植物。除湿地的杞柳、柽柳木本植物外,大都以草本植物为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有芦苇、香蒲、水麦冬、假苇佛子茅、赖草、稗草、灯心草、菖蒲、慈菇、扁杆蔍草、泽泻等植物种类,同时还有荇菜、浮萍、眼子菜、狸藻、茨藻等浮水型植物和沉水型植物。除自然分布的植物之外,同时还有人工栽种的大量油松、侧柏、刺槐、杨树、柳树、沙枣、臭椿、白腊、紫穗槐、榆等乔灌木树种。

(二)野生动物及微生物种群水平,吴忠市湿地主要野生动物共有6纲24目47科162种和82个亚种,占自治区湿地野生动物种类总数(180)的90%。其中甲壳纲1目1科2种;鱼纲3目5科27种;两栖纲1目2科4种;爬行纲2目4科7种和2个亚种;鸟纲13目29科106种和77个亚种;哺乳纲4目6科16种和13个亚种。

(三)保护动物,根据《湿地公约》规定,经调查认定吴忠湿地公园鸟类有106种和77个亚种,占宁夏鸟类总数(282)的37.6%。在上述野生动物中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中华秋沙鸭、金雕、小鸨、大鸨、白尾海雕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白琵鹭、白额雁、大天鹅、小天鹅、鸳鸯、鸢、苍鹰、大鵟、草原雕、红脚隼、红隼、蓑羽鹤14种。自治区级保护动物30种。留鸟有19种和15个亚种,夏候鸟有45种和40个亚种,旅鸟有39种和22个亚种,冬候鸟1种,繁殖鸟64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规定附录Ⅰ保护的有1种;附录Ⅱ14种;附录Ⅲ9种。

四、科教宣传

我们在公园附近的道路上、出入口及公园内设有道路指示牌、湿地知识宣传解说牌及警示牌,方便游人参观,通过解说牌宣传湿地保护知识,增强湿地保护意识,让湿地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公园工作人员在水域周边设立警示牌,并安排管理人员进行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险情,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保障了游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宣教中心,通过动植物标本及讲解员的讲解工作,让参观游客对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及湿地知识有一个详尽的了解。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采用木板步道和石阶步道相结合的方式,在湖面上方铺设优质木板,将水的柔软与木的古典结合起来,让参观的游人心情愉悦,流连忘返。石阶步道与公园内的建筑相融合,体现了别具一格的回族风情,弘扬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都匀清水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都匀清水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贵州都匀清水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都匀市,总面积759.22公顷。

都匀清水江湿地公园规划面积13.6平方公里,由河流、库塘、水田、森林等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有维管束植物135科336属474种,野生脊椎动物共有5纲33目89科270种。

清水江国家级湿地公园整体定位为国家5A级景区、西南顶级旅游度假康体养生基地,是2014年获国家林业总局批准的国家级湿地公园、都匀经济开发区首个采取PPP模式试点建设项目,总规划面积7.59平方公里,总投资15亿元,其中项目一期核心启动区建设面积372亩,投资约2.4亿元,将建设水运码头、古城门及附属建筑、商业街、丛林木屋、水景广场等。

核心启动区不但具备旅游功能,还具备影视拍摄功能,核心启动区将在2017年8月初建设完成,将成为西南地区一张闪亮的名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广东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广东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广东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县境内的西南部,地理概貌为由南向北呈狭长型廊道走向,大致范围包括南水湖环湖公路及其周边第一层山脊集水面。整个湿地公园东西垂直长约为10.0公里,南北垂直宽约为18.7公里,规划总面积为6283.7公顷,以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森林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为主体,在中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并且在水资源保护、湿地学、生态学、生物学、地学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南水湖湿地是广东北部的重要生态屏障,植被类型多样,物种丰富,共有植物2400多种,其中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35种;野生脊椎动物438种,非脊椎动物有3000种以上,其中有国家级保护动物34种。

南水湖湿地公园管理处的成立,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南水湖优良的水质和充足的水量,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南水湖的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证珠江流域和粤北地区的生态安全,保障珠江流域整体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荔浦荔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荔浦荔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广西荔浦荔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总面积695.28公顷。

荔浦县荔江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9′30″~110°22′10″,北纬24°16′04″~24°29′14″,整个湿地公园东西长约24.7千米,南北跨度约11.9千米,以荔浦河及其支流为主体,涉及荔城、青山、修仁、龙怀等4个乡镇,总面积695.28公顷,湿地面积391.3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6.3%。包括有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季节性河流、喀斯特溶洞湿地、稻田5种湿地型,其中永久性河流面积145.9公顷、洪泛平原湿地面积207.31公顷、季节性河流面积34.58公顷、喀斯特溶洞湿地2.29公顷、稻田1.29公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