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德安关帝庙(实用20篇)

很多去澳门旅游的游客都会困扰一个问题:德安关帝庙?二者是同一个地方吗?可是为什么叫法差别这么多?嘻嘻,这里,问学吧小编就给您详细回答,祝您旅途愉快。

浏览

2841

文章

130

篇1:上湖关帝庙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上湖关帝庙为诏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上湖关帝庙年代为清,位于四都镇上湖村村南,类别为古建筑。

2013年4月17日,上湖关帝庙被公布诏安县第十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庙墙延伸东50米,西3米,南、北各2米。

上湖村:上湖村位于龙岩市长汀县四都镇与红山乡交界处。上湖村距离四都镇集镇所在地35公里,地处偏僻边远。上湖村共分两个自然村:上湖、乌泥(两个村民小组)。村部所在地是上湖,全村人口73户366人,村党支部有党员16人,其中女党员1人,共有1个党小组。村两委干部共有5人,村务监督委员会3人,其中主任1人。上湖村全村耕地面积26000亩,耕地403亩,林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台东关帝庙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台东关帝庙为潞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台东关帝庙位于长治市潞城区成家川街道台东村南,时代为清代。

台东关帝庙为潞城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关帝庙围墙向外延伸,东、西、南、北各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界限各向外延伸100米。

成家川街道:成家川街道位于山西省潞城市市区东南部7.5公里处,办事处于2001年潞城市撤并乡镇时由原东邑乡和黄池乡合并而成,地理位置于潞城毗邻全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企业——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区位交通条件较好。全处辖29个行政村,国土面积76.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470亩,全处4795户,18400人。办事处党委下属37个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共有党员95。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新乡关帝庙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新乡关帝庙为新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明·万历、崇祯,清·康熙、乾隆年间相继重修。

民国初期将关羽与岳飞合祀,关帝庙又名“关岳祠”。关帝庙坐北朝南,庙内现存建筑有舞楼、拜殿、正殿3座,计13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舞楼面阔3间,10.8米,进深7米。重檐歇山顶,顶覆盖灰色小布瓦和蓝色琉璃瓦。拜殿面阔5间15米,进深6.6米,悬山卷棚顶,上覆灰色筒、板瓦。正殿面阔5间15米,进深7.5米,单檐歇山顶,上覆绿色琉璃瓦。

此庙大部分木构件仍保持元代建筑风格,3座主建筑基本上保留了原貌,是新乡市现存最老的一组古代建筑群。

位置:新乡市红旗区大东街西段路北

新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梓潼关帝庙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梓潼关帝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梓潼关帝庙在四川梓潼县七曲山大庙魁星楼北面,颇具气势。七曲山关帝庙由皋门、拜殿、关圣殿组成。关圣殿仍保留明代的建筑特色,皋门、拜殿为清代乾隆时所修,整个古建给人以古朴典雅、雄伟壮丽的感觉。

在关圣殿前有高大木门六道,门上有四幅文昌帝君画像,绘有文昌帝君及擎着官扇、手托冠冕的侍从。图中蓝天映衬着白云,溪流漂过,鸟语花香,梅花鹿顾盼左右,整幅图案隐喻着“有禄”、“加官”的美好祝愿。这四幅明代门画,线条圆润浑厚,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

关圣殿高15米,正中为通体鎏金的关羽坐像。像高5米,宽3米,头戴冕鎏,金脸长须,身穿绣龙袍,衣纹流畅自然,腰束玉带,手执牙笏,神情威严,一副帝王模样。这尊泥塑关羽坐像造型古朴庄严,有专家认为,此像为全川现存关羽造像最佳作品之一。

关羽像左侧为关平、关兴、王甫,右侧为周仓、关索、赵累。梓潼关帝庙关公塑像

关羽出生于山西运城常平村,从小练就一身武艺。东汉中平五年(188年)与刘备、张飞结拜为异姓兄弟,他们寝则同床,恩如兄弟。关羽后居蜀汉“五虎上将”之首,一生“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辅佐刘备复兴汉业。他作战勇猛,胆略过人,屡建战功,威震华夏。他曾经被曹操俘虏,但不被官位、金钱所动,在报答曹操不杀之恩后毅然“挂印封金”,追随刘备而去,历史上被当作了“忠义”的化身。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孙权部下杀害,时年60岁。孙权将关羽首级献给曹操,曹操刻沉香木为躯,厚葬于洛阳。孙权也只好以侯礼将关羽身躯葬于当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关羽“头定洛阳,身困当阳”。

隋朝以后,人们尊崇关公一生对国忠、为人仁、处世义、作战勇的品格,不断加封,统治者也大力推崇,甚至三教九流都十分崇拜,关羽成为关帝,受到人们顶礼膜拜。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关公又被视为保护商贾的武财神,商家对他的祭祀十分频繁,甚至在店铺里也设有供奉关帝的神龛,仰仗关帝的庇护。

大家都知道关公塑像多为枣红脸堂,那是因为关公脾气暴,好打抱不平,结果险出人命,被官府揖拿,只好躲进山中替人看守枣林,天天吃大枣,洗的喝的也是溪流之中的红枣水,久而久之,就成了丹凤眼、卧蚕眉、枣红脸和美须公了。可是七曲山文昌宫的关公并不是红脸而是金脸,原因是文昌祖庭文昌帝君本身是金身,文武二圣相辅相成,关圣帝君理所当然也该是金身了,因此,七曲山这里就有了金脸关公,这在其它地方是很少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牟家关帝庙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小牟关帝庙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小牟家关帝庙位于高密市大牟家镇,年代为清。

2015年6月23日,小牟家关帝庙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牟家镇:" 大牟家镇 位于高密市西北部,面积99.98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6785户,人口2.8万,耕地面积10.8万亩。2005年,全镇完成地力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36%;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9亿元,利税2600万元,分别增长33%和2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96万元;全镇居民储蓄余额达到0.85亿元,比去年增长27%。农民人均纯收入4891元,人均增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十九里关帝庙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十九里关帝庙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十九里关帝庙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年代为清。

又名“铁关帝庙”,位于谯城区十九里镇境内,为当时百姓供奉关羽所建,距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是皖北地区一处极具特色的清代中晚期建筑。

2012年,十九里关帝庙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原关帝庙围墙外各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至卫生院东侧巷道,南至工业路路北,西至富民路路东30米,北至涡河北岸。

十九里镇:亳州市辖镇。1958年成立十九里公社,1983年设区,1992年建镇。位于市区东南9.5公里处。沿涡河0头10座,亳(州)蚌(埠)公路贯穿东西,京九铁路纵穿南北。面积110平方公里,人口4.9万。辖马小楼、李新楼、马寨、钱楼、刘阁、十九里、火神庙、园艺、孙庄、林场、杨桥、陈小庙、朱庄、张庄、马庄、李大-庄、汤庄、梁庄、郭井、李小楼、李小寨、李门楼、李楼、姜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土山关帝庙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土山关帝庙位于邳州土山镇老街,是供奉三国名将关羽的寺庙,始建于明朝天顺三年(公元1460年),它经历了崇祯、雍正、道光和民国年间的四次大修,但每次修复都因为经费不足,只是修了从前到后的主建筑,而两侧建筑则随着时间的逝去先后倒塌,最后沦为民宅。

全庙占地22亩,三路四院,当时为全国第二大关帝庙,江苏省第一大关帝庙,素有“北有文圣孔府,南有武圣关庙”之称。因《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而驰名中外。因为关公在此被困,成就了其“忠”、“义”双全的美名,这里的关帝庙意义非凡。

关帝庙是三路四院的建筑格局,中轴建筑为主,对称的两侧建筑为辅。庙房一百余间,庙内有钟楼、鼓楼、马迹亭以及关公当年的磨刀石、拴马桩、马迹印、张辽跪印等古迹。大门前的这副楹联“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可见关公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巨大影响,关羽已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一个人物,他已成为了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关帝庙虽然曾遭到兵燹--,但由于关帝庙的建筑从解放前到上世纪末一直作为土山中心小学的校园,故主体建筑被保存了下来。

土山关帝庙的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里的关帝庙是地域民居建筑和官式建筑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三开间,直坡屋面,主要建筑的筒瓦屋面和龙吻吞脊气势非凡。进深大一点的房屋是抬梁,如现存二进院前大殿、诵经堂、聚僧堂、三进院后大殿等。其余房屋都为叉手重梁起架,花板正脊和垂戗脊,既有徐州地区建筑特色,又有邳州农村地方工艺手法,尤其是压条和戗脊头创作,造型优雅。

遗存了的三个殿,北面是古式戏楼,楼下是通往中院的大通道,中院东西两侧当时各是东观戏楼和西观戏楼,两楼相距近三十米。前面有一长道高高的青石台阶。从前每年九月十三逢关帝庙大会,这里要连唱三天大戏,有权有钱人都坐在观戏楼上看戏,平民百姓就坐在这台阶上看戏。

解放后,经过多次修复,才使得这片古建筑群得以保存下来。2006年,邳州市委、市政府在原23亩的庙址上,按照原貌进行了全面修复,再现其昔日的辉煌。现为江苏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是邳州独具三国文化特色的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土山关帝庙是江苏省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现为江苏省历史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蓟州关帝庙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蓟州关帝庙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

年代:明

地址:蓟县武定街15号

类别:古建筑

关帝庙位于蓟县城内武定街北侧,座北朝南,据《蓟县志》记载,在古蓟州境内共有六处关帝庙,其中蓟州城就有三座,分别在西北隅、东北隅(称上官庙)、东南隅(称下关庙)各一处。城北的府君山上、城东的别山镇、城西的邦均镇也建有关帝庙。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蓟县城内仅存此一处。关帝庙也属“官庙”,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标志性建筑。

蓟县关帝庙的始建年代不详,元、明、清三代均有重修。原有山门、钟鼓楼、前殿、后殿、戏楼、配房、回廊等建筑。现存前殿、大殿和配房,解放后,先后作为粮库、干部家属宿舍和蓟县粮食局,现归县旅游经济委员会管理使用。

前殿为面阔三间、前、后出廊的七檩硬山建筑,内部梁架为露明造,从结构形式特点上看应为清代重修。后殿为关帝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与前殿接近,内部因吊有顶棚,梁架部分暂时不能明确辨认,但外檐的构件上看则具有明代特征,大殿的瓦饰更具特色,是我县仅存的琉璃瓦顶建筑,虽为硬山顶,却饰以黄琉璃,应为明以前的建筑手法。东西配殿面阔三间、硬山瓦顶、前出廊,与前殿、大殿相围合呈四合院的形式。蓟县为天津市历史文化名城,关帝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蓟县历朝多为州郡治所所在地,古代的城市建设历来讲究“衙署齐备,庙堂俱全”,关帝庙与文庙、城隍庙一样,也属“官庙”,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标志性建筑,古蓟州城历为军事重镇,因此,蓟县城的关帝庙更具其特殊意义。

关帝庙主殿是蓟县仅存的琉璃瓦顶建筑。关帝庙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黄琉璃瓦硬山顶,瓦当、滴水均有龙饰,等级规模较高,这种形式的建筑,明清时期并不多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东吕关帝庙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东吕关帝庙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吕关帝庙(第五批省保)

时代:清

地址:运城市芮城县东垆乡东吕村

东吕关帝庙东西宽27.1米,南北长41.8米,占地面积1133平方米。庙内现存戏台和大殿。

戏台下层通道东壁上嵌元泰定五年(1328)《创修露台记》碣1方,记载蒙古人铁木儿·塔海氏为其全家祈福建造露台之事。庙内现存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重修关帝庙碑》1通,表明连三戏台是关帝庙内的戏台。戏台坐南朝北,建于高1.85米的砖砌方台之上,面宽九间,三台并列,建筑面积223平方米。中台下为进庙通道,上铺木板,形成俗称的“过路台”。每三间形成一座戏台,形成前檐三台连袂之状。各戏台均为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五檀前廊式构架。前檐下施龙形、象形耍头,额枋上镂雕八仙庆寿、麒麟、凤凰、瑞兽及牡丹、芍药等花卉图案,梁架上彩绘云龙图案。大殿面宽七间,进深二椽,三檩无廊式构架,双坡硬山顶。前檐施如意形耍头,梁架上饰雕花驼峰并墨绘云龙纹图案。

信息来源:山西省文物局

东吕村:东吕村是芮城县东唯一的大村,地势平坦,东与方家村接壤,西与梁沙村毗邻,南5里外是崖下的许坡村,北5里外为南曹庄村。有7个居民组,813户,2750人,劳力1300多人,全村共有党员73人,土地面积8800亩,耕地面积8800亩,旱地2000亩,河滩地660亩。村有学校一所,机井2眼,以棉花、苹果为主导产业,是个典型的农业村。东吕村是文化大村,有清代连三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侨乡关帝庙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侨乡关帝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侨乡关帝庙”是广东保留较完整的历史最长的“关帝庙”,是一座综合岭南天地灵气的千年古庙。始建于明初,乾隆期间曾经多次重修,有功德牌流传至今,刻有各省各界人士捐款芳名。

“武财神”关公是天下做生意人必定供奉的守护神,也能保佑各位善信人士心想事成。老人求寿、生意人求财、病人求药、妇人求子,都可以去关帝庙进香。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墙下关帝庙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墙下关帝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墙下关帝庙

时代:清

地址:运城市夏县裴介镇墙下村

墙下关帝庙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全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乐楼、看亭、献亭、正殿、寝殿,正殿西侧建有配殿两座,为观音殿,牛马王祠;东侧建有配殿一座,为土地殿。

乐楼梁脊板上有“大清康熙二十年岁次辛酉十社灯酒会重修戏楼谨志”题记。上下二层,底层辟为过道,上层为乐楼。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六檩前廊式构架,硬山顶。檐下置柱头科和平身科,形制为三踩单下昂。各平身科后尾斜出支撑下槽檩的垂莲柱,后檐平身科无斜栱之制。立柱间门框板上镌刻楹联数幅:“玉振金声点破炎凉世态,清歌妙舞由传古今人情”;“不大地方可作家国天下,寻常人物能为文武鬼神”;“一梦占尽秋江月,万舞齐开玉树花”。

2019年10月7日,墙下关帝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信息来源:山西省文物局

墙下村:墙下村位于夏县中心路沿线,裴介镇北部距县城5公里,全村共17个村民小组,750户,3850口人,耕地面积3350亩,8个党小组,现有党员72名,支村委干部8人,村庄建设呈正方形,道路为井字形,主干路“三街两路十二条巷”现基本硬化,绿化,亮化,香花到位,主导产业“种,养,加”齐头并进,种植业以经济林,小麦,玉米,棉花等其他粮作物为主,年总收入:其中,农业年总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广饶关帝庙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广饶关帝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广饶县城内西北隅,东营市历史博物馆院内。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因而又称“南宋大殿”。清嘉庆五年(1800)重修,原有三义堂、春秋阁等建筑,已废圮。今存正殿三间,为南宋原构,颇为珍贵。1965年前,原址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76米,有春秋阁、三义堂、东西厢房和戏楼等明清建筑,现仅存大殿。该殿绿瓦朱甍,飞檐翘角,歇山顶式,全木结构。殿面阔三间,坐北面南,长12.63米,进深10.75米,台基高1.12米,殿高10.39米。其构架方式为六架椽屋,与宋《营造法式·厅堂建筑》所载相同。该殿是山东省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木结构建筑,是研究唐宋时期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

广饶关帝庙大殿座落于中国北部山东省广饶县城西北的东营市历史博物馆院内,是一座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的,用来祭祀关羽的庙宇。

广饶关帝庙大殿建于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以后历代均有所修葺。1997年再次对大殿进行了修缮,但仍保留了殿内的宋代建筑构件。该殿为全木结构,歇山顶式建筑,飞檐翘角。坐北面南,面阔三间,长近13米,进深约11米,殿身高10.4米,台基高1.12米。殿内梁柱的构架方式与宋代《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厅堂建筑相同。

关帝庙大殿是山东省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全木结构建筑,是研究宋代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国家文物局)

景点位置

山东省,东营市,城西北隅,257300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天龙山关帝庙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龙山关帝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关帝庙建于天龙山东峰山腰一处较为平坦的松林之中,现仅存正殿一座。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悬山式建筑。前檐设廊,明间为扇门,两次间为扇窗。殿内设有神坛神帐,内有关羽坐像一尊,殿下仅存武士像一尊,虽臂已残,彩已落,但英武之气犹存。殿内三壁绘有连环壁画,水墨绘成,人物精细生动,线条运用得非常成功。壁画内容取材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关于关羽事迹的描写,如“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榜题皆为本地捐奉者题名,对于研究当地村落的变迁颇有价值。

地址: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西11公里处天龙山景区内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 建议20-40分钟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天龙山景区门票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单侯村关帝庙石旗杆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单侯村关帝庙旗杆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单侯村关帝庙石旗杆,位于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南留庄镇单侯村东,为张家口市蔚县的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公布时间为1993年7月15日。

单侯村关帝庙石旗杆的历史年代为清代

南留庄镇:蔚县辖镇。1953年置南留庄乡,1958年属暖泉公社,1961年析置南留庄公社,1985年改镇。位于县境西部,西邻山西省广灵县。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2.4万。下(花园)广(灵)公路横穿镇境。辖南留庄、拐里村、滑嘴、松树村、杜杨庄、单侯、孟家堡、西人烟寨、东人烟寨、曹疃、田家庄、回回墓、埚串堡、涧岔、-堡、史家堡、大饮马泉、白后堡、白南场、白中堡、白宁堡、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凤山关帝庙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凤山关帝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山关帝庙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1676平方米的凤山关帝庙,始建清雍正17年(1729年),后经乾隆、嘉庆两代扩建,形成了正殿、配殿、禅房、钟鼓楼、牌楼等古建群。光绪十一年(1885年),皇家曾颁发“与天地参”匾额悬挂在牌楼中央,它是长城以北较大的皇家庙院。解放前,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庙会,每次历时一个月,全国各地的商户在此汇集,成为塞北的盛事。凤山关帝庙历经270多年风雨沧桑,殿楼严重漏雨、歪斜,加之历史人为因素,整个庙宇群遭受严重损害,破败不堪。2010年经省、市民族宗教部门批准恢复为合法的道教活动场所后,关帝庙筹委会筹集民间资金对场所内原钟楼、鼓楼、过马殿进行了维修。民族宗教局对,山关帝庙进行审核合格后,依法对其进行了宗教活动场所登记。2010年12月9日,凤山关帝庙举行了开光庆典活动。

2013年5月,凤山关帝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德安爱民花生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德安爱民花生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爱民乡的特产。爱民独特的砂质土壤出产一种“三节米”花生,香脆渴口,极具营养,是有名的“花生之都”。

爱民乡地处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县城西北30公里、德白公路中段,交通便利。全乡总面积55平方公里,有耕地9800亩,其中沙质土壤面积4200亩左右,耕地资源丰富,农村劳动力充足,适宜花生种植的坡地在4000亩以上,沙质壤土,土地肥沃,气候、土壤条件十分适宜花生的生长。

爱民乡种植花生历史悠久,由于爱民乡响沙土质地种植的花生美味可口,清香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我乡种植花生面积逐年扩大,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爱民花生产业,将我乡农业产业向集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于2008年7月,组建了德安爱民花生专业合作社,地址在爱民集镇(红岩村十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德安联人寿重疾险怎么样 好不好

全文共 929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升高,消费者对重疾险的关注也逐年升温,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产品也层出不穷。那么,中德安人寿重疾险怎么样?中德安联人寿重疾险好不好

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是德国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SE)与中国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CITICTrust)共同合资组建的人寿保险公司,于1999年1月25日在上海正式开业,是中国第一家获准成立的中欧合资保险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人民币。

中德安联人寿重疾险怎么样?好不好?以中德安联近日推出的两款重疾险新产品《安联安康永泰终身重大疾病保险》与《安联安康福至两全保险及附加重大疾病保险》来分析说:这两款产品是公司在近年热销的固定保额重疾险基础上精心打造的保额递增型产品,能够匹配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

以25周岁单身未婚在国企担任HR职务的安小姐为例,投保《安联安康永泰终身重大疾病保险》,基本保险金额20万元,缴费期限20年,年交保费10,976元(相当于30元/天),安小姐在25周岁的时候就能够拥有一份保额20万元的综合保障,保障范围涵盖身故、全残、60种重大疾病和20种轻症重疾,并享有重大疾病三次理赔及首次理赔(无论重疾或轻症)后剩余保费豁免的权益。

自第二个保单年度开始,安小姐的年度保额开始逐年递增,到安小姐35周岁,三口之家负担加重之际,她能享受到的年度保额翻倍至40万元;到45周岁,随着年龄不断增加,罹患重大疾病概率加大,她能享受到的年度保额最高达到60万元,足足增长到基本保额的三倍。当安小姐年满70周岁,依然可以按照基本保额享有上述各项保障直至终身。

保险专家提示:重疾险的种类很多,有消费型、保费返还型、保额递增返还型、多重保障返还型等,每种类型的价格是有区别的。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风险高低、收入水平等方面综合考虑。

但最重要的一个观念是可以分阶段购买。保险保障并非一劳永逸,而要伴随不同的人生阶段和风险变化做出调整。在35岁以前,以消费型重疾险为主,每年保费不足2000元即可拥有30万元的重疾保障;从36岁开始,收入增加,事业稳步提升,可选择返还保费的重疾险,每年缴费约8000元,保障到85岁,如果保障期内没有发生理赔,则会返还所有保费还有一定分红,可以用于养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宕昌关帝庙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宕昌关帝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关帝庙

这处旧址是当年红军干部会议会址,也叫关帝庙。最早建于咸丰六年,在文革中遭到破坏,1989年按原貌重新恢复修建。占地面积233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75.17平方米。中间是正殿,左右两边各一个偏殿,前面是过厅。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西南街关帝庙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西南街关帝庙为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西南街关帝庙,又称武庙,位于代县上馆镇西南街村老爷庙街。据清光绪《代州志》记载,建于元天历二年(1329),明弘治十一年(1498)重修,清代屡有修葺。 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614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献殿和正殿。正殿为明代遗构,献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正殿砖砌台基,基宽21.7米、深14.3米、高1.5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前后檐柱头科为五踩单翘单昂,前后檐平身科及两山为五踩重昂,前檐明、次间施四扇六抹格扇门,稍间置直棂窗。庙内现存清重修碣1方,清重修碑1通,民国重修碑1通。1984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网

西南街村:西南街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府城关帝庙

全文共 1265 字

+ 加入清单

府城关帝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清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城北10公里处的金村镇府城村

府城村关帝庙位于泽州县城北金村镇府城村,它坐落在村东的青岗上。系由上、下、外、中、前院组成的一组庞大建筑,占地数十亩。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戏台、关帝殿、三义殿,西侧建筑有廊庑、钟鼓楼、僧楼。正殿为关帝殿,面阔三间,进深八椽,单檐悬山顶。

庙宇应该在深山高崖之上,云雾缠绕,烟霞相伴。府城关帝庙却不然,它在村庄外,大路旁。环绕它的自然是一片繁杂喧器。关帝庙至少有800年的历史,最有名的就是石雕。关帝庙石雕,每个院落都有不同。二进院的石雕最富童趣,北过亭的廊柱柱上刻着山羊和骏马。吃奶的小羊羔和啃脚丫的小羊羔,特别吸引来这里游玩的小朋友。门道两侧有三个狮子大家庭,狮子父母带着一群狮宝宝的门前石鼓上嬉戏。三进院是关帝圣君殿,当地人为了表示对关帝的尊崇,每年都要专门请戏班子来唱大戏。百姓也扶老携幼,焚香揖拜,祈求关帝老爷的佑护。

关帝圣君殿的每根石雕龙柱上都缠绕着两条巨龙,石雕龙、木雕龙、砖雕龙、琉璃龙,大大小小几十条龙攀附在廊柱上,把整个大殿变成了水上龙宫。四进院正殿为三义圣殿,供奉着“桃园三结义”的主角人物。前廊下的人物石雕柱石关帝庙石雕艺术精华聚集区。

从东面看起,第一根人物柱上雕刻的是人们熟悉的“郭子仪子婿拜寿”的场景片段:柱上“七子八婿,皆显贵朝廷”。郭子仪端坐堂上,喜形于色,惬意的享受着儿女们的一片心意。官员、女眷、士兵、家丁、童子、乐手等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第二根石柱上人物更加丰富,涉及的故事更多。从下到上,立于城墙内的人物分别有持月牙板斧的瓦岗寨寨主程咬金、惯用杀手锏的秦琼、手拿梅花枪的罗成。第三根柱子上可以看到正在钓鱼的姜太公、踏着风火轮的哪吒、展翅飞翔的雷霆子、游走地下的土行孙。

最西面的柱上,雕刻着盛唐时期山东寿张县百岁老人张公艺九世同堂和治家有方的故事。张公艺待人厚道,家教严谨。家族为当地名门望族,多次受到皇帝的褒奖,隋唐末年,李世民到敌方的军营中刺探军情,不料败露,身负重伤。当逃至张家庄时,一条大河挡住去路,人困马乏之际,便一头栽进了河里。张公艺救起李世民,安顿在自己家里疗伤。李世民彼时并没有表明自己身份,后来当了皇帝,不曾忘记张公艺救命之恩,在贞观九年,特賜“义广和堂”金匾。柱子上内容描述的是皇帝夫妇访问时看到的大家庭的和谐生活,张公艺献百忍图这一片段。

四根人物柱上,多是展示大唐时期臣子报效国家、百姓和谐治家的伦理文化。即使到了现代化得今天,这种齐家治国的常理仍让我们十分受用。

2013年5月,府城关帝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