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七月天猫节日(汇集16篇)

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外国也有教师节的,你知道七月天猫节日吗?今天问学吧小编特意准备了一些七月天猫节日资料,希望你能喜欢。

浏览

4779

文章

16

篇1:农历七月初七是什么节日?七夕节是几月几日

全文共 5269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什么节日?七夕节是几月几日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2012年8月23日是七夕节。

七夕节的简介

七夕不是中国人的“情人节”中国人的“情人节”应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七夕又称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即七夕,又称乞巧节,这个传说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七夕节的由来

很久以前,有一个跟着哥嫂过生活的孤儿,既聪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弃他,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几年后,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狠心的嫂嫂只给他一间破茅房、一头老牛。从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间破茅房内。一天,牛郎赶牛走进了一片陌生的树林,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牛郎见到九个仙女驾着祥云落在河的草地上,然后脱去五彩霓裳,跳进清澈见底的河水里,牛郎盯着一个最年轻最美丽的仙女看入了神,这时老牛突然说话了:“她是天上的织女,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会做你的妻子。”牛郎悄悄地沿着树从,悄悄拿走了织女的五彩霓裳。天近午时,其他仙女纷纷穿起五彩霓裳,驾着祥云而去。唯独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织女留下了。这时,牛郎从树后走出,请求织女做他的妻子。织女见牛郎忠厚老实,勤劳健壮,便脉脉含羞地点了点头。牛郎织女喜结良缘后,男耕女织,互敬互爱。两年后,织女生下一男一女。然而天帝闻知织女下嫁人间,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带着天兵天将捉了织女。悲痛欲绝的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萝筐挑着儿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拔下金簪一划,牛郎脚下立刻出现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肝肠寸断的织女和肩挑儿女的牛郎,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遥望对泣。哭声感动了喜鹊,霎时无数的喜鹊飞向天河,搭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终于可以在鹊桥上相会了。王母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桥上相会一次。

七夕节祝福语

1、七月七日鹊桥仙,金风玉露恨苦短,朝朝暮暮常相伴,不羡牛郎羡鸳鸯!七夕情人节快乐!

2、牛郎会织女,成了千古佳话,我和你在同一时空下,铸筑爱巢。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用我们的爱架起彩虹!

3、过节啦,是中国人的情人节啊,过中国的情人节,过我们的情人节,好好想你啊,我俩去哪庆祝呢?

4、天上人间,岁岁年年,今宵团圆,惟愿永远。对你的那种特别的感情,只想告诉你,今生不变!七夕情人节快乐!

5、七夕,七夕,我的佳期;织女,织女,我的爱妻;天上地下,千年聚齐;呜呼哀哉,我爱我妻。

6、星星如果能读懂此刻的心,月亮如果能明了此刻的情,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7、我们的网络爱情就是从今天开始的!真的好甜蜜!希望每一个中式情人节,你都会在我的身边。七夕情人节快乐!

8、我是鹊桥旁那颗美丽的流星,只为有你一次真爱的回应,我痴痴地等待着你……久久不愿离去……

9、今宵七夕夜,遥望银河情。七夕情人节快乐!

10、七夕第一次听说!不知道第一次的中国的情人节会怎么样过?想想吧!现在来告诉我吧!

更多七夕节祝福语:

七夕节的甜言蜜语短信祝福-七夕情人节表白短信 七夕节的祝福语:适合送给朋友的七夕祝福短信世界节日、国际日、纪念日大全、农历节日大全1月元旦节(1月1日)黑人日(1月第一个星期日)日记情人节(1月14日)国际海关日(1月26日)国际大屠杀纪念日(1月27日)国际麻风日(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小寒节气(1月5-7日交节)大寒节气(1月20-21日交节)2月世界湿地日(2月2日)国际气象节(2月10日)反殖民主义斗争日(2月21日)国际母语日(2月21日)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2月最后一天)立春节气(2月3-5日交节)雨水节气(2月18-20日交节)3月国际海豹日(3月1日)全国爱耳日(3月3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3月5日)世界青光眼日(3月6日)国际妇女节(3月8日)保护母亲河日(3月9日)中国植树节(3月12日)白色情人节(3月14日)国际警察日(3月14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3月15日)国际航海日(3月17日)世界森林日(3月21日)世界儿歌日(3月21日)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3月21日)世界睡眠日(3月21日)世界水日(3月22日)世界气象日(3月23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世界戏剧日(3月27日)复活节(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惊蛰节气(3月5-7日交节)春分节气(3月20-22日交节)4月愚人节(4.1)国际儿童图书日(4.2)世界自闭症日(4.2)巴勒斯坦儿童日(4.5)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4.7)世界高血压日(4.7)世界卫生日(4.7)非洲环境保护日(4.10)世界帕金森病日(4.11)世界社会工作日(4.15)非洲自由日(4.15)世界血友病日(4.17)国际古迹遗址日(4.18)世界地球日(4.22)世界法律日(4.22)世界读书日(4.23)世界防治疟疾日(4.25)世界知识产权日(4.26)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4.28)化学战受害者纪念日(4.29)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4.30)全球青年服务日(4月的第2或第3个周末)潍坊国际风筝节(4月20日至25日)国际秘书节(4月的最后一周星期三)世界儿童日(4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世界航天节(4.12)谷雨节气(4月19日-21日交节)清明节气(4月4-6日交节)5月五一国际劳动节(5.1)世界新闻自由日(5.3)五四青年节(5.4)世界防治哮喘日(5月的第一个周二)世界微笑日(5.8)世界红十字日(5.8)战胜德国法西斯纪念日(5.9)国际护士节(5.12)玫瑰情人节(5.14)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碘缺乏病防治日(5.15)国际家庭日(5.15)世界电信日(5.17)国际博物馆日(5.18)世界计量日(5.20)网络情人节(5.20)全国学生营养日(5.20)世界文化发展日(5.21)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22)全国助残日(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非洲解放日(5.25)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5.26)国际维和人员日(5.29)世界无烟日(5.31)立夏节气(5月5-7日交节)小满节气(5月20-22日交节)6月六一国际儿童节(6.1)世界牛奶日(6.1)世界环境日(6.5)全国爱眼日(6.6)世界海洋日(6.8)中国人口日(6.11)世界无童工日(6.12)世界献血日(6.14)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17)世界难民日(6.20)父亲节(6月的第3个星期日)奥林匹克日(6.23)世界手球日(6.23)全国土地日(6.25)国际禁毒日(6.26)联合国宪章日(6.26)全国科普行动日(6.29)世界青年联欢节(6.30)芒种节气(6月5-7日交节)夏至节气(6月21-22日交节)7月中国共产党诞辰(7.1)香港回归纪念日(7.1)国际建筑日(7.1)国际体育记者日(7.2)美国独立日(7.4)国际接吻日(7.6)国际合作节(7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世界过敏性疾病日(7.8)中国航海日(7.11)世界人口日(7.11)银色情人节(7.14)国际冰壶日(7.16)曼德拉国际日(7.18)人类月球日(7.20)世界语创立日(7.26)世界肝炎日(7.28)第一次世界大战(7.28)非洲妇女日(7.30)小暑节气(7月6-8日交节)大暑节气(7月22-24日交节)8月八一建军节(8.1)国际电影节(8.6)爸爸节(8.8)全民健身日(8.8)世界土著人民国际日(8.9)国际青年日(8.12)国际左撇子日(8.13)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8.15)世界人道主义日(8.19)废除奴隶贸易国际纪念日(8.23)纳米比亚日(8.26)全国律师咨询日(8.26)立秋节气(8月7-9日交节)处暑节气(8月22-24日交节)9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3)国际扫盲日(9.8)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9.8)中国教师节(9.10)世界预防自杀日(9.10)世界清洁地球日(9.14)相片情人节(9.14)国际民族日(9.15)国际臭氧层保护日(9.16)全国爱牙日(9.20)国际和平日(9.21)世界老年痴呆日(9.21)全民国防教育日(9月第三个星期六)世界无车日(9.22)世界避孕日(9.26)世界旅游日(9.27)国际翻译日(9.30)国际聋人日(9月第四个星期日)世界心脏日(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海事日(9月的最后一周)白露节气(9月7-9日交节)秋分节气(9月22-24日交节)10月十一国庆节(10.1)国际音乐节(10.1)国际老年人日(10.1)国际和平与民主自由斗争日(10.2)国际非暴力日(10.2)世界动物日(10.4)世界空间周(10月4-10日)世界住房日(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世界教师日(10.5)全国高血压日(10.8)中国航天日(10.8)世界视力日(10月的第二个星期四)世界邮政日(10.9)世界居室卫生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10.10)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10月第二个星期三)世界镇痛日(10.11)世界60亿人口日(10.12)世界关节炎日(10.12)世界保健日(10.13)国际标准时间日(10.13)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10.13)世界标准日(10.14)葡萄酒情人节(10.14)全球洗手日(10.15)国际盲人节(10.15)世界农村妇女日(10.15)世界粮食日(10.16)世界消除贫困日(10.17)世界厨师日(10.20)世界骨质疏松日(10.20)世界统计日(10.20)世界传统医药日(10.22)联合国日(10.24)世界发展信息日(10.24)环卫工人节(10.26)世界男性健康日(10.28)世界卒中日(10.29)世界勤俭日(10.31)万圣节前夜(10.31)寒露节气(10月8-9日交节)霜降节气(10月23-24日交节)11月中国记者节(11.8)全国消防日(11.9)吉尼斯世界纪录日(11.9)世界青年节(11.10)光棍节(11.11)联合国糖尿病日(11.14)电影情人节(11.14)国际宽容日(11.16)国际大学生节(11.17)世界厕所日(11.19)非洲工业化日(11.20)世界电视日(11.21)世界问候日(11.21)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11.25)国际声援巴勒斯坦人民日(11.29)美国感恩节(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立冬节气(11月7-8日交节)小雪节气(11月22-23日交节)12月世界艾滋病日(12.1)废除奴隶制国际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12.2)国际残疾人日(12.3)全国法制宣传日(12.4)国际志愿人员日(12.5)国际民航日(12.7)世界足球日(12.9)国际反腐败日(12.9)国际儿童电视广播日(12月第二个星期日)世界人权日(12.10)拥抱情人节(12.14)世界强化免疫日(12.15)国际移徙者日(12.18)南南合作日(12.19)澳门回归纪念日(12.20)国际篮球日(12.21)平安夜(12.24)圣诞节(12.25)大雪节气(12月6-8日交节)冬至节气(12月21-23日交节)传统(农历)节日农历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春节(农历一月一日)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广东农历七月十四是啥节日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广东农历七月十四是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的一种说法,民间也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以及祭祖节等,而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在节日的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带上祭品到坟上祭祀先祖,和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上坟有相似之处。

中国古代将一年分为了“三元”,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别称为“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中元是地官赦罪日,而下元则是水官解厄日。

中元节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的时祭,七月属于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祝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祭祖,向祖先报告秋成。这个节日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祭祖尽孝。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属于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个复生数有关。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设在七月十五日。

七月十四或者七月十五祭祖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节日,与除夕、清明、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的祭祖大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七月半指的是哪个节日 每年7月半是什么节日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半是中元节。民间被称之为七月半。佛教又被称之为盂兰盆节。在这一天其实会有很多不一样的习俗,中元节的诞生就可以直接追溯到祖灵崇拜,同时也会包括相应的祭拜。

习俗活动:

1、焚香燃炮

在每年7月14号的这一天,在门外可以焚香燃烧,同时又被称之为烧包。

2、祭祀土地:

在7月半的时候,民间也会比较流行祭祀,将所有的贡品都会撒在田地中,在烧纸之后就剪成一些碎条。直接就缠绕在农作物上面,据说这样的做法可以避免冰雹袭击,可有机会获得秋季的丰收。也有一些地方就会选择祭祀可以直接悬挂于门市。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拥有着多种优势,许多的人都选择去庆祝。

3、祈丰收

七月半主要是将施祭与祈望丰收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家家户户全部都需要在自家的门口去焚香,然后去庆祝稻谷丰收,并且还需要把直接插在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一般差的越多的意味着在秋季到来时可以变得更加的出色。

节日意义:

之前就会有7月半的传说,在此时就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七月半的双重意义,一方面是为了怀念祖先,另外一方面是想要发扬光大,这就是从慈悲的角度来考虑,非常有人情味。7月半是中国传统的一大节假日,从文化内涵这方面来看,背后所体现的就是一种信仰。这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是追怀先人的一种传统,而这种传统就可以有效体现出古人的思想,主要的文化核心就是孝敬自己的祖先,代表自己的孝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七月七日是什么节日,有什么说法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七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七日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七月七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七夕节既是拜七姐节日也是爱情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节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

按照民间传说,牛郎和织女都是“已婚人士”,而且还有了孩子,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忠贞不渝”的一种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这是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两种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七月七日“乞巧节”是怎么来的 乞巧节这个节日有什么含义

全文共 1053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现代,七夕节被商家和民众称之为中国情人节,大概是因为有个西洋舶来品情人节,于是中国的青年男女自发地想到牛郎织女,便创造了一个自己的情人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七月七日“乞巧节”是怎么来的,欢迎借鉴参考。

乞巧节这个节日有什么含义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2月七日“乞巧节”是怎么来的

乞巧的乞指祈愿之意;而巧寓意心灵手巧。

这一节日主要有两大习俗:一是在这一天,姑娘要穿戴得漂漂亮亮,希望能早日得到属于自己的如意郎君;二是这一天,看谁能得到织女的恩赐,也变得心灵手巧,成为受人尊敬羡慕的好姑娘。

到晚上,很多地方都在家里摆上糖果、瓜子,焚香祭拜。女子们则相约穿针引线,比看谁的手艺好、织得巧。

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七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部分也有在七月十四日过,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

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因而固定于这一天。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七月有什么节日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有什么节日

七月节日,公历的有: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

7月1日:香港回归纪念日

7月1日:国际建筑日

7月1日:亚洲30亿人口日

7月2日:国际体育记者日

7月第一个星期六:国际合作节(国际合作社日)

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7月11日:中国航海节

7月26日:世界语(言)创立日

7月31日:非洲妇女日

七月节日,农历的有:

7月初7:七夕

7月15日:盂兰盆节、中元节

7月30:地藏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七月十四是什么节日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十四是中元节,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七月十四和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

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七月半是什么节日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半是什么节日

七月半是中元节,也是我国俗称的鬼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部分也有在七月十四日过,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

中元节的发展

中元节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在梁武帝时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在20世纪20-40年代,中元节远比"七夕"、"清明"热闹。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中元节俗的首要内容。

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20世纪50年代,中元节依然热闹。但后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七月十五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全文共 1698 字

+ 加入清单

在农历七月,俗称鬼月,而鬼月的十五日,俗称鬼节,又叫中元节,那朋友们有了解过这个节日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七月十五中元节是什么节日,希望大家喜欢。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中元节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为我国传统的祭祖节。

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少数地区也叫亡人节。它与寒食节、清明节合称我国古代的三大鬼节,每年主要集中在在农历的七月十五这天举行祭祀活动,但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人们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传统。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中元节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中元节的习俗有哪些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时分举行。

烧纸

中元节日中,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或十五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

吃鸭

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在七月半吃鸭子,因鸭在水中游,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也有说法是“鸭”就是“压”,是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魂灵”,这说法有点牵强,因为很多地方“鸭”与“压”不同音。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中元节有哪些传说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中元节八大禁忌

1、忌讨论鬼怪:据说鬼魂们会倾巢而出,因此中元节不要乱说话,说不定鬼魂正从你的身边经过。

2、忌走夜路:晚上11点之前就不要上街哦,这天百鬼夜行,阴气最重,所以这天不应该在外逗留,夜不归家是大忌。

3、忌晚上拍照:镜子或手机这种东西,很容易扑捉到不干净的东西,若是在晚上拍照,说不定就把不干净的东西给拍进去了,那就等于沾染了晦气的东西,运势也会下滑的。

4、忌乱踩冥纸:中元节这一天,路边往往有烧纸的人,散落的冥纸不要乱踩,那是烧给鬼魂的钱财,往往会有鬼魂在捡拾,如果你踩到他们的东西,他们不高兴那你就要倒霉了!

5、忌乱拍人肩膀: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分别在头及两个肩膀上,所以鬼节的时候最好不要随便拍别人的头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火,让好兄弟有机可乘。

6、忌带铃铛、风铃等招鬼物:更不要玩碟仙。风铃和铃铛声能够在阴阳两界传递沟通,很容易招来不好的事物。

7、忌捡路边的钱:这些钱买路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勿偷吃祭品!这些是属于鬼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8、忌下水游泳:这地府的鬼全部放出来到阳间,水里是十分不安全的,若你还执意去游泳,很容易成为水鬼的替身,所以,这天一定要禁忌下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七月七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全文共 1264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有拜七姐、接露水、对月穿针、乞求姻缘、游七姐水、储七夕水等风俗

七月初七是指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的风俗:

1、拜七姐

七月七的七娘会,广东多称“拜七姐”,闽台即称为“拜七娘妈”。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或组织大家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传统“七姐诞”庆祝仪式由农历七月初六晚开始,为期一至二晚。不同地方庆祝“七姐诞”的仪式各有不同特色。“七姐诞”乞巧习俗在东南亚地区也很流行。

2、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3、对月穿针

“对月穿针”,是指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把庭院清扫干净,年轻妇女和姑娘们先要向织女星虔诚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然后,她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拿出来,对月穿针,谁先把七根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

4、游七姐水

民间传说七夕节天上的七位仙女会下凡到河流中洗澡,这时的河水因沾了仙气,人们洗了不但会带来桃花运,还可以预防疾病。在广西百色、靖西等民间认为,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的水是非常圣洁干净的,七夕的水既可以驱邪避病,又能使其爱情美满、生活幸福。这个习俗和当地七仙女下凡洗澡的传说有关。

5、乞求姻缘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即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七夕夜晚对着星空向织女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6、储七夕水

“七夕水”亦称“七月七水”,据说“七夕水”有神奇的功能,久储不变、可以治疗烫伤、去除疮毒等。广东、广西一带都有储存“七夕水”的风俗,就是在初七早晨头遍鸡鸣之后,各家到井边或者河边汲水储藏。民间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用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所以,人们在七夕这天早晨都要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据说在七夕夜,用米兰花、茉莉花、玫瑰花等7种鲜花泡的七色花水来洗脸,能让女人更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七月七是什么节日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七是什么节日

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七月七,还有七月节、七夕节、乞巧节、女儿节等名称,为我国历史上的传统节日。相传为牛郎、织女双星相会之日,故亦称双星节、情人节。近年来,这天又被认定为是“中国情人节”。

据考究,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相传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这是一个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七夕节有一个较为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七月七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七月初七被称作“七夕节”、“乞巧节”、“女儿节”等,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当天有拜七姐、接露水、对月穿针、坐看牵牛织女星、乞求姻缘、游七姐水、储七夕水等风俗

因为七夕节是跟织女相关的节日,所以在传统习俗中的活动也跟织女相关。例如,对月穿针,女孩子们会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拿出来,对月穿针,谁先把七根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以表达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这一天,人们习惯吃“巧食”,表达出了人们追求心灵手巧、合家安康、生活美满的美好愿望。

中国民间传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古俗在这天晚上,中国女孩们要穿针乞巧。鹊桥相会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七月十四是什么节日 七月十四是什么节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7月14日被称为银色情人节,银色情人节是把意中人带回家给父母认识,或把对方介绍给其他自己所尊敬的长辈的节日,银色情人节也是爱侣互赠银制礼品,饰物的日子。传统习俗是用银戒订婚,戴在手上,作为甜蜜心情的见证。

其实在一年中,每个月的14日都是情人节,1月14日被称为日记情人节,2月14日是传统情人节,3月14是白色情人节,4月14黑色情人节,5月14日玫瑰情人节,6月14日亲亲情人节,7月14日银色情人节,8月14日绿色情人节,9月14日相片情人节,10月14日葡萄酒情人节,11月14日电影情人节,12月14日拥抱情人节。各位男士们,你们能记住这些情人节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七月半是什么节日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的七月十五是鬼节,这天百鬼放假,可以上阳间放松放松。十四的半夜鬼门开,一直到十五的半夜关,所有的鬼必须在鬼门关闭之前回阴间,否则就滞留阳间成为孤魂野鬼!同时整个阴历七月也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月份,游魂增多,夜间不能啼哭,不能吹哨,否则易引来百鬼!所以从农历七月十四日半夜到农历七月十五日半夜都是鬼节。

道教节日能与传统民俗相应,主要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即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求玄元皇帝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祖吗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中元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又称鬼节、亡人节、七月半,主要习俗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七月十五中元节是可以祭祖的。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它被视为追怀和祭奠先人的文化传统节日,是中国人对祖先的尊重和哀思的表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祖尽孝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人们相信祖先的灵魂在世间存在,并且能够对后代子孙产生影响。中元节是家人们以礼佛、请道士、做法事等形式来追怀和祭祀祖先的时间。人们会在家里设立祭坛,并摆放祖先的牌位、香烛和供品,向祖先祈福并报告家庭的近况。一些地方还会举办盂兰盆会,让更多的人一起来祭祀祖先,以示尊敬和怀念。

中元节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和活动,这些习俗和活动也成为了中元节文化的一部分。放河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习俗。人们会在中元夜将灯笼放入河中,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还有祀亡魂的习俗,人们相信在中元节这一天,冥界的门户会打开,让亡者的灵魂返回人间。人们会准备供品,祭祀那些没有后代或无人供奉的亡魂,以给予他们安慰和敬意。

在中元节期间,焚纸锭也是一项重要的活动。焚纸锭是追思亲人、表达哀思的一种方式。人们会用纸制成金银财富、衣物、汽车、房屋等纸锭,然后点燃它们,相信灵魂可以得到满足与安抚。人们还会祭祀土地神,以确保农作物的丰收和家庭的平安。

中元节七月十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是可以祭祖的日子。人们会提前准备祭品,包括餐食、水果、酒水等,然后在这一天上坟祭祖。人们会整理坟墓,烧香烛,敬献供品,并向祖先祈福。这不仅体现了对祖先的敬意,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和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