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哪些是单细胞生物【经典十篇】

浏览

6643

文章

10

篇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单细胞生物概括

概括

单细胞生物主要分有核和无核的单细胞。

有核的如草履虫就是典型的有核单细胞生物。有核单细胞生物主要有细胞核、细胞质、还有细胞器。

它包括: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这是动物型单细胞。如果是植物型单细胞比如红藻,组成就是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它的细胞器就包括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叶绿体、细胞膜。

无核的单细胞生物,虽称无核细胞,但并不是把核除掉了的细胞,而是E.H.Haeckel(1866)假定的在进化道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无核细胞质团,称为无核原生质团(monera)。以后P.J.vanBeneden(1875)把极体出现前一如在胚胞消失的(卵母)细胞,以及L.Auerbach(1876)对一般细胞分裂对细胞核消失的细胞团,也都应用了这一名称。

草履虫的结构

以草履虫为例子,它的细胞器功能分工如下:

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口沟:取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外膜:呼吸,排泄(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大核:营养代谢。

小核:生殖作用。

食物泡:食物泡是草履虫进行胞吞作用产生的,进入细胞后将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

伸缩泡及收集管:收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并排出体外。

胞肛:排出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

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水母是不是单细胞生物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水母不是单细胞生物,为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称为细胞集落,而水母拥有着不同的组织,每个组织由分化的、互相连接的细胞组成,而且每个组织都有着特别的功能,水母的身体是由内外两胚层组成,所以水母不是单细胞生物,而是一种多细胞生物,是水生环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包括刺丝胞动物、钵水母纲、十字水母纲、立方水母纲动物。

水母的身体外形就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的直径有大有小,最大直径可达2米。伞状体边缘还长有一些须状的触手,有的触手可长达20~30米。

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是透明的,而且还有漂浮的作用。水母在运动的时候,会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远远望去,就像一顶顶圆伞在水中迅速漂游;有些水母的伞状体还带有各色花纹,在蓝色的海洋里,这些游动着的色彩各异的水母显得十分美丽。

水母在热带的水域、温带的水域、浅水区、约百米深的海洋,甚至是淡水区都能看见它们的影踪。全世界的水域中有超过250余种的水母,它们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水域里。全部生活在海洋中。水母早在六亿五千万年前就存在了,它们的出现甚至比恐龙还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引起赤潮的单细胞生物是什么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赤潮预报的方法包括数值预测法、经验统计预测法和遥感检测法。针对赤潮多发区、海洋污染较严重的海域,要增加监测频率和密度,以便为更好地提出防治对策和措施、研究和预报赤潮的形成机制提供资料,将赤潮灾害控制在最小限度。

引起赤潮的单细胞生物是什么?小编总结如下:

据资料记载,引起赤潮的单细胞生物是“赤潮藻”。

下面咱们就来说一说生物学方法治理赤潮的办法主要是有三个方面:

一是以鱼类控制藻类的生长;

二是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体富营养盐以及藻类;

三是以微生物来控制藻类的生长。

其中由于微生物易于繁殖的特点,使得微生物控藻是生物控藻里最有前途的一种控藻方式。这些杀藻微生物主要是包括细菌(溶藻细菌)、病毒(噬菌体)、原生动物、真菌和放线菌等五类。多数溶藻细菌能够分泌细胞外物质,对宿主藻类起抑制或杀灭作用,因此通过溶藻细菌筛选高效、专一,能够生物降解的杀藻物质是灭杀赤潮藻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治理中比较现实的方法就是利用海洋微生物对赤潮藻的灭活作用,及其对藻类毒素的有效降解作用,可使海洋环境长期保持稳定的生态平衡,从而达到防治赤潮的目的。

赤潮一旦发生,其后果相当严重。因此,要经常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介,向全社会广泛开展关于赤潮的科普宣传,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抗灾防灾的意识能力。同时也呼吁社会各方面在全面开发海洋的同时,高度重视海洋环境的保护,提高全民保护海洋的意识。只有保护好海洋,才能不断向海洋索取财富,反之,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知道赤潮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危害了吧?希望大家能重视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为了保护咱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大家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来学习专业海洋灾害小知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世界上最大的单细胞生物

全文共 191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普遍所看到的单细胞生物都是通过显微镜看到的,但并非所有的单细胞生物都只能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有一种单细胞生物通过肉眼就能看到,它就是Xenophyophores。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世界上最大的单细胞生物——Xenophyophores的资料,希望能帮助大家扩宽知识面。

Xenophyophores

在一次由美国圣地亚哥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执行的夏季考察航程中,海洋生物学家们首次确认了一种生活于极深大洋海底的巨型阿米巴虫的存在。

2011年7月,加州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科学家们通力合作,向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释放一台无缆绳自动深海着陆器,它装备了数码摄像机以及光源,对这片我们几乎一无所知的深邃海底进行了一次探险考察。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11034米,是地球大洋海底的最深处。考察小组首次在此确认了一种名为“xenophyophore”的单细胞生物的最深生存深度纪录。这种生物仅生存于深海环境中。“Xenophyophores”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大小,它的单个细胞直径常常可以超过10厘米,以及它们在海床上分布的数量之多,还有它们在海底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研究人员在马里亚纳海沟内水深10641米的赛琳娜海渊(Sirena Deep)中发现了这种奇特的生物的踪迹。在此之前,这种生物生存最大深度的纪录是在新赫布里底海沟中纪录到的大约7500米,不过之前也已经有过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部分区域发现这一物种的报告。科学家们宣称“xenophyophores”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单细胞生物。近期的研究还显示这种生物能通过从周遭的环境中吸收,从而在体内富集高水平的铅,铀和汞元素。这就暗示它们可能对重金属环境拥有适应力。同时这种生物也很适合在漆黑一片,寒冷,超高压的海沟环境中生活。

参与此次航程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微生物学家道格·巴特莱特(Doug Bartlett)说:“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深海生物学家丽萨·列文(Lisa Levin)教授已经证明这种生物是多种多细胞生物的宿主。”他说:“因此在这片这个星球上最深邃的洋底环境中确认这种生物的存在,将开辟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技术潜力以及极端环境适应研究领域的新天地。”

而说到在这一极端深海环境中存在的环境那个生物多样性,xenophyophores就仅仅只是冰山一角了。比方说,日本海洋和科技研究院的科学家们便曾使用海底摄像机在这样的深海环境中拍摄到过生活于创纪录水深环境下的水母。

此次考察行动中所使用的设备名为“下沉相机”(Dropcams),这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远程成像工程师埃里克·巴肯帕斯(Eric Berkenpas)和格拉汗·威尔海姆(Graham Wilhelm)设计和开发的,他们两人此次也参加了本次科学考察航程。

巴肯帕斯介绍说:“这种下沉相机是一种多功能的自动水下摄像系统,它拥有一套高清数码摄录系统,以及自带的照明设备。这是国家地理学会的工程师们专门研发的,目的就是让科学家和纪录片摄影师们可以在任何水深的水下拍摄高质量的画面。这些设备都经过伪装。可以构建相机陷进,守株待兔,自动拍摄下游近的海洋生物。”

下沉相机系统采用一个加厚玻璃圆球作为外壳,它可以抵御每平方英寸8吨的超高水压,以适应在极端深海环境下开展工作。

另一位参与本次航程的,同样来自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工程师凯文·哈定(Kevin Hardy)说:“我们使用诱饵将海底生物吸引过来,这种技术是在上世纪60年代由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约翰·伊萨克斯(John Isaacs)教授首先发明的。”而哈定则在近10年前更进一步,开发了这种球形加厚玻璃设计。他说:“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人们都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有机会直接捕捉一条这种深海生物活体样本并带回地面实验室研究,我们可以将它置于加压罐中,模拟深海海沟中的压力环境。”

另外,在本次航程中,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工程师们还成功测试了一种先进的“深海运输器”(DOV)设备,它能使用类似的圆球设计在极深的洋底捕捉微生物,另外研究人员还对其他一些先进的组件设备进行了相关测试工作。

本次有关单细胞生物“Xenophyophore”的发现已经得到了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海洋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列文,以及英国国家海洋学研究中心的安德鲁·古德(Andrew Gooday)教授的确认。

列文教授说:“作为少有的几种只存在于深海环境中的物种之一,xenophyophores是深海环境的标型物种。它们是一种独特的生物,高度适应深海环境,但是我们对它的研究却非常少。随着人类活动不断向深海挺进,这些深海中的奇特生物体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蓝藻是单细胞生物吗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蓝藻单细胞生物。简单地讲,蓝藻是一类没有细胞器结构的藻类植物,也就是说,蓝藻细胞中没有成形的叶绿体、线粒体和质体等,也没有细胞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只是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细胞的中央,所以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简介

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

分布范围

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约75%)淡水产,少数海产;有些蓝藻可生活在60~85℃的温泉中;有些种类和菌、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共生;有些还可穿入钙质岩石或介壳中(如穿钙藻类)或土壤深层中(如土壤蓝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生物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单细胞生物

1、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饵料、净化污水;有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赤潮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比细胞小的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他们的大小。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里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3、与人类的关系:

害处:引起人类和动植物患病

益处:用于生物防治、基因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什么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包括所有古细菌和真细菌和很多原生生物。

单细胞蛋白质曾被称为发酵蛋白、生物合成蛋白、生物蛋白、石油蛋白、工业蛋白及菌体蛋白等。目前可供作饲料用的单细胞蛋白质微生物主要有酵母、真菌、藻类及非病原性细菌4大类。第一个单细胞生物出现在35亿年前。单细胞生物在整个动物界中属最低等最原始的生物。根据传统的分类法,很多动物,植物和真菌多是多细胞生物。变形虫算作单细胞动物,它的一些种类却算作黏菌,带鞭毛的鞭毛虫如眼虫有时被归为单细胞藻类或者是单细胞动物。新的分类法中,所有的真核单细胞生物都算作原生生物。

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是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数单细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的天然饵料。简单地说,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分为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有利的方面有鱼类饵料、净化污水等,有害的方面有危害健康,造成赤潮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水螅是单细胞生物吗,是属于什么种类的?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水螅不是单细胞生物,水螅属于多细胞腔肠动物。生活在缓流、清澈而且富有水草的小河或池塘中,它经常附着在水草上,以水蚤等小动物为食。水螅的身体浅褐色,呈圆筒形,长约1厘米。水螅用身体的一端附着在物体上,另一端有口,口周围有6-10条细长的触手,触手有捕食作用。

水螅的体壁是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的,在内胚层和外胚层之间还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由体壁围绕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在水螅的外胚层中有刺细胞,刺细胞在触手和口的周围分布最多。

食物在水螅的消化腔里,有两种消化方式。由于内胚层里有许多能够分泌消化液的细胞,这些细胞分泌的消化液进入消化腔,因此,使食物在消化腔里进行细胞外消化。同时,由于内胚层中有一些细胞,能够把食物微粒包进细胞里,因此食物还能进行细胞内消化。消化后的养料被内胚层细胞吸收,并且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衣藻是单细胞生物吗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衣藻是单细胞生物。不过不同科学家对其分类有不同观点,衣藻既属于植物又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是真核单细胞生物,微生物,喜欢光线,需要氧气 。而按魏泰克提出的五界分类系统:衣藻属于原生生物界,既不属于植物界又不属于动物界。

简介

单细胞,球形或卵形,前端有两条等长的鞭毛,能游动。鞭毛基部有伸缩泡1或2个;在细胞的近前端,有红色眼点一个。色素体常为大型杯状,具一个蛋白核。细胞壁平滑,不具或具胶被。细胞前端中央具或不具乳突状突起。无性繁殖产生2~16个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为同配、异配和卵式生殖。

分布范围

衣藻属是常见的淡水绿藻。在生长季节里,衣藻常在营养特别是氮、磷较丰富的坑塘中,有时长成纯群,但在池水或缓流中则常与其他藻类等混生,不易采集。在非生长季很难找到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蚜虫是单细胞生物吗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蚜虫不是单细胞生物,蚜虫由多个细胞构成,属于多细胞生物。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下的所有成员。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

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

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另外,物种的多样性在热带比在温带要低得多。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例如,莴苣蚜虫被认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新西兰传播到塔斯马尼亚。而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输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