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赣州南湖国家湿地公园【精彩20篇】

浏览

7425

文章

420

篇1: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是国家林业局于2011年批准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单位,湿地公园位于北海市银海区,是我国南部沿海复合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湿地公园总面积2009.8公顷,共有维管束植物672种。建设有湿地生态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5个功能区。

地理位置

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北海市银海区,北至鲤鱼地水库,西接银滩白虎头,东抵大冠沙,包括鲤鱼地水库及其周边部分缓冲区域(人工湿地),园博园水系、冯家江及其沿岸50-200米缓冲区域(河流湿地),冯家江入海口至大冠沙海堤沿岸红树林以及浅海区域(近海和海岸湿地),是我国南部沿海复合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发展历程

2014年10月,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开工。该项目可以逐步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完善湿地生态系统,为动植物尤其是水鸟提供良好的繁衍、栖息场所,从而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提升北海市滨海景观价值。

2014年底,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部分区域,发生红树林成片死现象。在湿地公园银滩冯家江桥附近,死去的红树林已被连根拔起,新补植的树苗在潮汐中歪歪斜斜尚未立稳,鸭子成群地在红树林中穿梭觅食。

规模

北至鲤鱼地水库,西接银滩白虎头,东抵大冠沙,包括鲤鱼地水库及其周边部分缓冲区域(人工湿地),园博园水系、冯家江及其沿岸50-200米缓冲区域(河流湿地),冯家江入海口至大冠沙海堤沿岸红树林以及浅海区域(近海和海岸湿地),湿地公园总面积2009.8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18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0.9% 。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衡南莲湖湾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衡南莲湖湾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美丽的衡南莲湖湾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湖南省衡南县与常宁市交界地带,位于衡南县西南部,常宁市北面,范围包括近尾洲水电枢纽工程库区,联合水库,清江河和周边部分山地等,呈倒"T"状分布,北至联合水库与衡南县茅市镇城门村接壤,南至常宁市江河乡吕坪村,东西面均以河岸为主界线,处延小部分山地。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193"~112°229",北纬26°3329"~26°3845"之间,库塘最宽处580米,沙流最宽处110,南北长12500米,湿地公园总面积898.0公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阿勒泰克兰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阿勒泰克兰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克兰河全长265公里, 由北向南穿过阿勒泰市区,经苛苛苏湖流入额尔齐斯河,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支流。年平均流量6.0亿立方米。

处在骆驼山、将军山两山峡谷之中。两岸布满生长着以桦树为主,其次为杨树的阔叶树林和灌木丛。桦树干呈银白色,枝条软而细长、秀丽挺拔,河风吹拂,飘飘摇摇、阿娜多姿,依若亭亭玉立少女。灌木丛主要有野蔷薇、野山楂、毛柳,林下遍布大小各异卵石,清澈河水、淙淙流过林间。夏季树木郁郁葱葱、浓荫蔽日,空气湿润凉爽、鸟语花香,置身林中,仿佛步入仙境。秋季天高气爽、蔚蓝天空偶尔朵朵白云飘过,地面树叶霜后有金黄,有呈红色,微风拂来,发出婆娑声,附落地面,这是克兰河河谷最具魅力的时节.克兰河风景河段是指大小东沟汇流口至红墩乡长约20多公里河段。是摄影家野外拍摄,画家野外写生、旅游者观光最佳时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平江黄金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653 字

+ 加入清单

平江黄金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湖南平江黄金河国家湿地公园依托平江县黄金洞乡境内的黄金河、黄金洞水库及周边部分森林而建设。湿地公园距平江县城72公里,位于汨罗江源头,规划总面积637.7公顷,地理坐标为北纬28°40′44″~28°36′19″,东经113°59′22″~114°05′20″。

这里资源丰富,风光旖旎,让人心驰神往。拟建的黄金河湿地公园湿地面积428.9公顷,占规划总面积的67.25%。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3大湿地类的永久性河流、森林沼泽、草本沼泽、库塘、水产养殖场和稻田6种湿地型。黄金河湿地是汨罗江源头三大支流之一的黄金河修筑拦水坝形成的复合型湿地,它是30多万亩茂密森林拥抱,崇山峻岭间的生态明珠。在数十万亩森林中有各种类型的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还零星分布着数千亩次生林。由于拦水坝的作用使湿地水面扩大,孕育出众多类型的湿地植被,为各种珍稀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动物繁衍生息提供了极佳的场所。呈现出沟壑纵横、水岸蜿蜒,山清水秀,碧水蓝天,山水相映,水鸟穿梭,生机勃勃的湿地景观。

这里是森林与湿地复合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地处罗霄山腹地的黄金河湿地,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森林广茂,孕育了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调查发现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243种,隶属于95科,其中国家Ⅰ、Ⅱ级保护植物有水杉、香樟、厚朴和金荞麦4种,典型的水生植物21种。在水库边仍保留着几株千年古树,森林沼泽更是珍稀的湿地类型。调查中发现脊椎动物189种,隶属于5纲27目71科。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虎纹蛙、赤腹鹰、雀鹰、松雀鹰、燕隼、红隼、领角鸮、领鸺鶹、斑头鸺鶹等9种;《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鸟类11种,国家林业局规定的"三有"保护动物110种;湖南省保护动物90种;中国特有物种达35种。

这里历史文化内涵深厚,彰显了璀璨的人文魅力。汨罗江是平江县的母亲河,她承载了屈原、杜甫两位世界历史文化明人的归宿地;在平江这块红色热土上,曾发生过"平江起义"、"平江惨案"、"三月扑城"等重大历史革命事件,走出了63位共和国将军。黄金洞水库原为黄金洞乡府所在地,曾经爆发了黄金矿矿警起义,策应了由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平江起义"后这里成为了湘鄂赣苏区的后方阵地,湘鄂赣苏维埃政府的工农银行、兵工厂、被服厂、医院、制药厂、硝盐厂等转移或成立在这里;"平江惨案"中,新四军司令部秘书曾金声等6人被活埋在这里的英烈岭,3万多爱国志士在多次反围剿中,用鲜血将这里的山水染红。

这里生态区位重要,是一片需要保护的土地。黄金河湿地是汨罗江源头重要湿地,在涵养水源、减缓径流、储水发电、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保护饮用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黄金河湿地是汨罗江和平江县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是保障汨罗江和平江县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然而,由于缺乏有效保护措施,砍伐林木、捕杀候鸟现象也时有发生。

湖南平江黄金河国家湿地公园坚持 "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以保护湿地水禽栖息地,丰富湿地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平江县生态质量为主要目的,将黄金河湿地公园区划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管理服务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五个功能区,分别占规划总面积的88.31%、1.55%、0.60%、1.18%和8.36%。通过实施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等九大工程。将黄金河湿地公园建设成以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以秀美的湿地景观,丰富的湿地文化和璀璨的红色文化为内涵,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心灵净化、科研宣教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平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黄金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将其列为全县重点工程之一。目前,已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和建设指挥部,全县人民对公园建设翘首以盼。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林业局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有能力,也一定能够保护好这份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使其更加生机盎然,瑰丽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六盘水牂牁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六盘水牂牁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六枝牂牁(音ZangKe)江风景名胜区

贵州六盘水牂牁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总面积3514.76公顷。

牂牁江国家湿地公园东起六枝特区与晴隆县交界处,西至天生桥以东,南达六枝与晴隆、关岭三县交界处,北到兴隆凉风洞以南大桥处,包括牂牁江及周边水源涵养区域,涉及六枝特区的毛口乡和中寨乡,规划面积3764.28公顷,是现有的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近300倍。其中,湿地面积1676.45公顷,湿地率44.54%。湿地公园生物资源丰富,有野生植物119科226属368种,野生动物25目56科157种。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库塘型湿地公园,牂牁江湿地公园景色秀美。江水从千山万壑中奔腾而过,冲刷而成的奇岩怪石形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湿地公园峰峦叠翠,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

地址:贵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宁陕旬河源头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宁陕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陕西旬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将对陕西省的湿地保护恢复、旬河水污染防治起到示范作用,能够显著改善安康市区、县湿地生态特征与生态功能,恢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安康市的水生态安全保护,以及生态恢复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旬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还将进一步丰富安康旅游资源类型,扩大“知性之旅”空间,形成集赢湖湿地、新农村建设和安康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资源组合,将提高安康和各县的旅游资源品位,丰富旅游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北安乌裕尔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北安乌裕尔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黑龙江北安乌裕尔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黑龙江省北安市,总面积1453.8公顷。

坐落在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境内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乌裕尔河湿地公园占地面积3100公顷,蜿蜒的乌裕尔河由东向西从这里缓缓流过。湿地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气候四季分明。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有200余种草本植物,有鱼20多种、鸟类173种、鹤类15种;珍稀禽类有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灰鹤、白鹤、天鹅、金雕、大雁、野鸭等国家级保护动物。

优越的自然环境为鸿雁的生态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乌裕尔河鸿雁在养殖上采用了“无围栏、无网罩,不逃逸”的养殖方法,让这些散养的大雁,回归大自然,回归原生态,与野生的丹顶鹤、大雁为伴自由飞翔,自由觅食。每天早晨,成千上万的大雁飞出棚舍,飞向草原和泡泽,在大自然中觅食,傍晚在落日的余晖映照下,这些大雁又浩浩荡荡排成绵延几公里长的队列归巢,很是壮观。现在放飞大雁已成为乌裕尔河湿地公园一大景观。

哈尔滨陈钢摄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青州弥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青州弥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弥河文化旅游度假区国家湿地公园南起青州市新南环路以南一公里,北至胶济铁路货运线,全长11.8公里。公园总面积110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831公顷,湿地率为75.54%。

弥河作为青州市的母亲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对沙资源无序开采、污水排放等原因,湿地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从2010年起,青州市对弥河开展全面的生态治理,从治污、理水、退耕还湿地入手,一场旨在恢复生态湿地,打造宜居环境的弥河生态建设工程拉开帷幕,目前已投资6000万元建成日处理污水5万吨弥河污水处理厂1座,铺设污水管道59900米,将沿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集中收纳、集中处理,实现雨污分流。

弥河文化旅游度假区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建设,将对保存和改善弥河地区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及生物多样性,提高弥河文化旅游度假区基础服务设施水平,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临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696 字

+ 加入清单

临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内蒙古临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我国黄河流域上中游,黄河“几”字湾北岸,地处河套平原南麓,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境内,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7°21′26″至107°32′29″,北纬40°40′27″至40°41′54″之间,规划总面积4637.6公顷。是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典型的黄河河滩芦苇沼泽湿地类型,是我国中温带候鸟迁徙、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临河黄河湿地是维护黄河流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和祖国北方重要防沙、治沙绿色生态的天然屏障。

黄河流经临河全长约50公里,年均径流量为367.2亿立方米,在黄河上游水文作用下形成了大面积河滩芦苇沼泽湿地。临河黄河湿地公园内植物类型多样,包含林地、灌丛、草甸、沼泽、水生植物等多种植被群落类型。规划片区内动物资源丰富,有鸟类14目25科81种,浮游动物3门62种,鱼类4目7科20种,两栖类1目1科2种。有维管束植物1门15科29种,浮游植物6门72种。据统计,规划区内鸟类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包括、白尾海雕、大鸨、遗鸥;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4种,包括斑嘴鹈鹕、白琵鹭、大天鹅、玉带海雕、苍鹰、雀鹰等。

匈奴的崛起,两汉的兴衰,宋元辽金的战迹,无不与富饶的河套平原相关联。各民族在此和睦聚居,形成了多种文化有机交融的特殊的河套文化体系,蕴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按照自治区提出“建设祖国北方重要防沙、治沙的绿色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以及巴彦淖尔市委、政府“融入呼包鄂经济圈、打造沿黄经济带”的战略部署,临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内蒙古临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领导小组”,全力推进内蒙古临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黄河湿地公园旅游景区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南端,双河新区北侧,总占地面积196万㎡。公园以生态保护、文化传播、休闲游览和自然野趣为主要内容,共分为蒙元文化展示区、都市文化休闲区、黄河文化展示区、农耕文明观赏区、生态渔业体验区、生态休闲娱乐区、水上活动娱乐区等7个功能区。规划总面积为209.8万平方米,其中总干渠河道面积63.6万平方米。

1、蒙元文化展示区

蒙古部落文化园位于公园南岸中段,建筑面积约1600㎡,占地面积约4500㎡。该文化园以部落文化为主题,展示12个蒙古部落的民俗历史由来。生产生活方式、用具、婚俗,尤其服饰等,生动再现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草原民族与中原汉族,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交融与融合,这一变迁的展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其北方少数民族的繁荣昌盛再添新彩。

2、都市文化休闲区

都市文化休闲区位于临策铁路(东)桥以西,金川大桥以东,建设有音乐广场、八角亭、假山、亲水平台等。音乐广场是我市目前最大的以音乐为主题的文化休闲广场。无处不在的背景音响,使游人不论身居广场何处,都可以欣赏到效果极佳的。

3、黄河文化展示区

黄河文化展示区主要是以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为主,博物馆坐南朝北,东西长230米,南北宽10米。寓意“总干”精神的载体,总干渠全长230公里,我们将“十分”努力践行“总干“精神。展馆中部由序厅和多功能报告厅组成,占地近3000平方米。其整体造型像一只展翅起飞的鸿雁。

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主要体现新型文化理念,坚持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融合和谐的新文化理念,以黄河流域和河套灌区水利建设衍生的文化界定展览的内容。突出展示“三大主题”即:黄河水利文化是华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河套水利文化是河套文化的核心,“总干”精神是河套人民精神家园的核心。按历史顺序编排布设三大板块,即“辉煌灿烂的黄河水利文化”板块,从黄河形成至清朝末期;“开拓进取的河套灌区”板块,从秦汉至建国初期;“薪火传承的‘总干’精神”板块,从建国初期至今。共展出文物450件,古籍文献120套,图表259幅,不可移动文物影像资料120处。

4、农耕文明观赏区

公园南岸西段有采摘园和农耕文化园,其中占地约180亩,采摘园设有根雕大门、丰收果篮以及百米绿廊,种植有早熟梨、海棠、山楂、大苹果、红枣、桃、杏、李子、杜梨、葡萄等树种;农耕文化园占地约120亩,有微地形、人工湖及湖心岛、石亭景观、农耕雕塑小品群等。

5、生态渔业体验区

黄河湿地公园旅游景区北岸建设有景区的公共餐厅——黄河渔村。在南北岸都建有曲径通幽的水榭长廊。气势雄伟、古色古香既包含了巴盟的民间特色,又具备南方园林环境和人文优势。在自然田园风光之中拥有安静的去处,建设东西长220米的游走长廊,长廊采用南方竹木建成。廊下设立休息座椅,廊上种植各类绿色长藤。让人一眼望去满园绿色,果香叶绿。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让人们流连忘返,不想离去,在自然生机的天地中,从建筑设计到景观设计都力求线条般的极简和适合休闲的尺度。黄河渔村南侧与水榭长廊中环抱着垂钓区,四个鱼塘总占地面积18572.4㎡,黄河鱼种类齐全。闲暇之余,相约三五好友,至此享受垂钓的惬意和乐趣或席地于此聊天谈心,阴霾一扫而过,心情立刻愉快,工作的压力统统抛之脑后。

6、生态休闲娱乐区

生态休闲娱乐区主要建设有篮球场,排球场,老年门球场、竹柳迷宫、儿童广场等活动设施,并设有三处张拉膜乘凉休息区,这里是运动爱好者的天堂。

7、水上活动娱乐区

主要以码头和游船为主,将总干渠打造成纵览整个巴彦淖尔的黄金旅游水道,游客可乘船巡游巴彦淖尔,了解水利文化和民族风情,零距离感受河套地区的独特魅力。

经过2013年的建设,完成了蒙元文化展示区、都市文化休闲区、黄河文化展示区、农耕文明观赏区、生态渔业体验区、生态休闲娱乐区、水上活动娱乐区7个功能区域的建设,景区已基本建设成型。

内蒙古临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为巴彦淖尔境内乃至黄河流域滩涂湿地保护、恢复、利用起到示范作用,为日后黄河流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了参考。

由于内蒙古临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公园建设对河套地区防沙固沙、降低黄河汛期水位,防止河滩水土流失,缓解或消除黄河防洪大堤险情,快速恢复黄河湿地功能以及储备水资源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内蒙古临河黄河湿地的保护,不仅关系到流域自身的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对国家实现内蒙古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福各族人民,巩固西北边疆和打造“建设祖国北方重要防沙、治沙的绿色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建设和保护好内蒙古临河黄河湿地,必将丰富黄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内蒙古临河黄河湿地,将会成为黄河岸边人与自然和谐的家园,建设内蒙古临河黄河湿地,将是巴彦淖尔人改造自然,保护生态,建设和谐社会的又一个里程碑。

信息来源:临河区旅游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湖南涔槐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867 字

+ 加入清单

湖南涔槐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湖南涔槐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武陵山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的澧县境内,是以涔水永久性河流和山门水库、王家厂水库库塘湿地为主体,以自然河流、库塘、河心洲滩、洪泛平原湿地、沼泽和环湖森林组成的库塘-河流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规划面积277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406.7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86.63%。公园湿地分为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湿地类,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库塘和水产养殖场四大湿地型。湿地公园呈南北走向,最北端至山门水库的北端尾闾,最南端至王家厂水库大坝。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7′28″~111°32′33″,北纬29°45′28″~29°54′56″之间,南北长17.50千米,东西宽8.16千米,总面积2778.0公顷。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度的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6.0℃,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14.0℃。年日照时数在1700小时以上,年均无霜期288天,年均降水量1530毫米,年均相对湿度83%。公园外围涉及王家厂、火连坡、闸口、方石坪等4个乡(镇)21个村人口3.8万余人,公园内无常住人口,包括王家厂镇的大兴村、双庆村、偏估佬林场、生产街居委会、建设街居委会、黄木村,火连坡镇的金山村、古台村,闸口乡的沿溪村、芦桥村、花园村、丫角村、石庄村、新桥村、羊耳村、古城村,方石坪镇的杨家湾村、柳树村、枞杨村、龙神潭村、球山村共21个行政村(居委会)。

湖南涔槐国家湿地公园组成主体为王家厂水库、山门水库,最高海拔为山门水库120米,最低海拔为王家厂水库大坝泄洪口71米。王家厂水库始建于1958年,位于澧水支流涔水中游澧县王家厂镇上游1千米处,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养殖、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国家大(II)型水库,1960年建成蓄水,总库容2.78亿立方米,正常库容2.0亿立方米,集雨面积484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41%,坝址以上河长48.5千米,河道坡降3.5‰。水库建有坝后式电站,装机3台1360千瓦机组,多年平均发电量915万千瓦时。王家厂水库洪水调度系统是国家防总在1998年全国16座大型水库进行的洪水调度系统工程试点之一,洪水调度系统工程于1999年4月1日投入试运行,担负着澧阳平原2.3万公顷农田的灌溉和下游100万人口、6.7万公顷耕地的防洪保安任务。山门水库位于澧县闸口乡的大垱口,王家厂水库上游,拦截涔水支流九河湾溪河形成。水库大坝外两座大山紧锁有如一扇天然的大门,因而得名"山门水库"。水库始建于1975年,1976年竣工蓄水,其正常库容0.92亿立方米,控制集雨面积35.41平方千米,流域多年降雨量1277毫米,灌溉面积0.39万公顷。山门水库水源丰富,库区内水质无任何污染,连续多年达到Ⅲ类水质,是澧县重要的生活饮用水源。公园内群山环抱,景色秀美,水溅银花,湖光迷人。王家厂水库、山门水库和涔水作为湿地公园的景观主体,串联起滨湖地带的森林景观、田园景观和村落,营造了丰富多样的复合湿地系统和湿地景观,形成了融多种风格为一体的沿河风光带。

该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区系属的地理分布类型有14个,区系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环湖低丘植物区系性质,以及由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性质。湿地植物有68科、179属、238种,共有保护植物11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即:银杏Ginkgobiloba、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南方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var.mairei;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即:凹叶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subsp.biloba、樟树Cinnamomumcamphora、莲Nelumbonucifera、野大豆Glycinesoja、金荞麦Fagopyrumdibotrys、花榈木Ormosiahenryi、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中华结缕草Zoysiasinica。

公园规划范围内发现野生脊椎动物共计30目77科234种,其种数为湖南省已知脊椎动物总数的25.55%。其中鱼类有6目13科68种,种数占湖南省已知鱼类的33.17%;两栖动物有1目6科15种,种数占湖南省已知两栖动物的21.74%;爬行动物有3目7科18种,种数占湖南省已知爬行动物的18.18%;鸟类有16目43科119种,种数占湖南省已知鸟类的26.56%;哺乳动物为4目10科14种,种数占湖南省已知哺乳动物的14.74%。湿地公园现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分别是虎纹蛙Ranarugulosa、斑嘴鸭Anaspoecilorhynchazonorhyncha、黑耳鸢Milvusmigranslineatus、鹗Pandionhaliaedus、雀鹰Accipiternisusnisosimilis、日本松雀鹰Accipitergularisgularis、白尾鹞Circuscyaneuscyaneus、燕隼Falcoubbuteostreichi、阿穆尔隼Falcoamurensis、大杜鹃Cuculuscanorusbakeri、东方角鸮Otussuniamalayanus。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物种有20种,其中附录Ⅱ物种有14种,附录Ⅲ物种有6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8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保护动物129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环境的协定》保护名录有40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环境的协定》保护名录有11种,列入湖南地方重点保护的物种有101种。

湿地公园内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交融,历史悠久的"城头山古遗址"、"彭头山古遗址"、"八十档古遗址"及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石器文化",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荆河戏文化"和"船工号子文化",都体现了湿地公园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底蕴,拓展了湿地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和国家林业局2005年下发的《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05]118号)的精神,有效保护涔水湿地、澧水湿地及生物多样性,弘扬涔水湿地文化,满足澧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澧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审时度势,决定以王家厂水库、山门水库为主体申报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力争在涔水流域建成"河湖为廊、青山为屏、山水相映、人水和谐"的生态美景,加快澧县"生态家园"建设步伐,实现"生态强县"战略目标,力争将湖南涔槐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洞庭湖澧水水系廊道保育的典范和湖南省库塘-河流复合型湿地公园示范基地,集湿地保育、科普宣教、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国家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七台河桃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七台河桃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黑龙江七台河桃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三江平原南部,七台河市境内。西至七台河市北岸新城,东至黑龙江倭肯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北至勃利县种畜场,南至仙洞山。黑龙江七台河桃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为2950.0公顷,湿地面积2309.6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78.29%。湿地面积中,河流湿地233.62公顷,占10.11%;沼泽湿地132.66公顷,占5.74%;人工湿地1943.32公顷,占84.15%。公园沿倭肯河呈带状分布,四至界线基本上以山脊线分水岭、公路、水渠以及湿地和耕地分界线为界。

黑龙江七台河桃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各功能区的划分,主要是根据湿地公园的现状条件以及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要求,结合湿地公园未来开展科普宣教、生态旅游、合理利用的要求,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

黑龙江个七台河国家湿地公园以保护和建设区域湿地生态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为立足点,以桃山水库及周边森林组成的滨水景观为特色,改善和提高桃山水库、倭肯河水质,恢复展示其清雅的湿地自然景观、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的民俗人文景观,为城乡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的场所。最终建成一个集湿地保育、水源保护、防洪调蓄、湿地文化展示、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湿地科研、监测和宣教于一体多个功能兼备的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布尔津托库木特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布尔津库木特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布尔津托库木特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布尔津县县城北部,紧邻232省道,距离县城直线距离11公里。规划总面积1174.54公顷,湿地总面积891.35公顷。规划四至边界东气也格孜托别乡吉迭勒村,西与托洪台水库相连,南至窝依莫克乡哈太村饲草料基地,北到窝依莫克乡的江格孜塔勒村。

湿地公园内水系为布尔津河河水,由托洪台水电站引水干渠流入湿地公园,向西流入托洪台水库,并最终经过托洪台水电站汇入额尔齐斯河。额尔齐斯河是一条跨国河流,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保护额尔齐斯河重要支流布尔津河水质,维护国际河流额尔齐斯河上游流域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托库木特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建后,布尔津县将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围绕项目湿地保护工程、湿地恢复工程、科普宣教工程、科研监测工程、防御灾害工程等,建设整体形象突出、基础设施完备、湿地景观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科普教育与生态旅游兼备,具有浓郁地方湿地文化特色的国家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淇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规 划区西至淇县贺家村,东至淇滨区庞村,北至许沟村,南至淇县礼河寨,总面积332.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71公顷,湿地率81.43%,公园包括生 态保育、科普宣教和管理服务三大功能区。生态保育区面积248.1公顷,涵盖了河道及滩涂区域,主要是保护淇河湿地生态系统、许沟温泉和维持淇河湿地自然 原始风貌,保护水环境,恢复滩涂植被,开展生态定位监测、鸟类观测、水文水质观测等;科普宣教区面积77公顷,通过水系设计和植被恢复,建设科普宣教中心 和淇河文化展演中心等,普及湿地相关知识、宣传环保意识、开展生态休闲旅游;管理服务区面积7.4公顷,包括湿地公园管理机构、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等。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将展现淇河芳草萋萋、绿竹猗猗、飞鸟成群、鱼翔浅底的湿地景色,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成为自然环境优美、湿地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独具北方河流湿地特色的国家湿地公园。

景点位置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淇县庙口镇贺家村与市第三水厂取水口下游220米处之间(302省道淇河大桥附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昭平桂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昭平桂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昭平桂江国家湿地公园

桂江全长426公里,与漓江一脉相承,漓江在阳朔下游与平乐的茶江、荔浦的荔江相汇合后到梧州河段,统称为桂江。漓江如同小家碧玉,桂江则如大家闺秀,江宽水深,江水清幽秀美,绿如翡翠,两岸峡谷耸立。

唐代大诗人宋之问写诗称赞桂江“江回云壁转,天小雾峰攒”、“巨石潜山怪,深篁隐洞仙”,唐玄宗时期被称为“岭南第一宰相”的张九龄做诗赞叹“奇峰岸前转,茂树隈中积”

松林峡是桂江游的重要部分

这里江水如青罗玉带,秀美天成,两岸青山黛绿,翠竹掩映,沿途自然景观异彩纷呈,与“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融为一体,蔚为壮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921 字

+ 加入清单

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哈尔滨小白渔泡湿地公园位于道外区巨源镇,距市中心25公里,占地160万平方米,是我市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湿地。引引引公园内沼泽湿地占90%以上,有90%的芦苇覆盖湿地中部水面,50公顷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使这里颇具江南水乡之韵。泡中盛产花鲢、麦穗鱼等14种鱼种,还有野鹤、水鸟等18种禽类漫步其中,成为集观鹤赏苇、垂钓采摘于一体的绿色生态旅游园。

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哈市道外区巨源镇白鱼屯北部500米,处于道外区松花江南岸的湿地,呈狭长分布,东靠蜚克图河,与宾县糖坊镇一河之隔,南与永源镇接壤,西与民主乡毗邻,北至松花江南岸与呼兰区腰堡乡隔江相望。

哈尔滨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已经开工建设,按照规划完成了配套水电、道路的建设,收回已开垦、设立鱼池的湿地60万平方米。公园已启动亭景景观建设,2009年完善芦苇荡舟、网球场、湿地保护等工程,“五一”即可接待游客。同时,湿地公园作为哈市周边地区保存完好的湿地区域,邻近松花江,水资源和鱼类丰富,是水禽等鸟类栖息的优良场所。在湿地公园建设中,还将开展水禽人工招引工程,建立湿地天然养殖基地,现已引进天鹅、孔雀等进行繁殖,为游客提供更多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机会,届时,这里将成为哈市科普教育、教学实践、观鸟以及旅游度假的新旅游点。

据悉,哈尔滨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还规划建设葡萄观赏园、观鸟区、水上项目区等,不但夏季市民可游览湿地、参观湿地动物展示园,冬季也可游览水道,并进行冰上游乐。

自然风光

自然风光最美的芦苇荡位于湿地中部水面,总面积约为50公顷,水面90%覆盖着芦苇,成片的芦苇一望无际,颇具江南水乡风韵。芦苇荡中部还有一片香蒲,与四周芦苇相互辉映。白渔泡盛产鱼类,包括鲫鱼、鲤鱼、花鲢、老头鱼、麦穗鱼、柳根鱼等14种。此外,还有包括野生灰鹤等水鸟、水禽18种。芦苇荡的东南、西南两侧还有几处“采摘园”,游人在这里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可以体味田园生活的乐趣。

植物展览馆

依托白渔泡的自然优势,湿地公园还将建立野生动植物展览馆,正在兴建的万米荷花池也将成为公园的一大亮点。鹤舍内除野生灰鹤外,还将引进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从而将白渔泡打造成哈市真正的“鹤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浮桥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长江一级支流举水的上游,总面积94平方公里,其中湿地面积35.96平方公里。因其卫星地貌图像恰如翩然起舞的凤凰,故有"凤凰湖"之美誉。公园范围包括浮桥河水库水体、岛屿和周边第一道山脊以内的陆地。规划为5大功能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

公园内碧水长流,水质常年达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是麻城市重要饮用水源地。2014年3月,公园自产的鲢鳙鳜鲤鲌等鱼产品通过农业部有机认证。

公园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景观。有植物67科120属156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5种;裸子植物3科7属7种;被子植物59科108属143种。动物有27目60科135种。其中哺乳类5目11科17种;鸟类13目26科49种;两栖类1目3科7种;爬行类1目6科11种;鱼类7目14科51种。

公园具有独特的水域景观、滨湖景观、生态景观和天象景观。园内沟谷连绵、峰峦叠嶂、万木葱茏、烟波浩淼,有大小河汊40余条,大小岛屿70多座,自然风光旖旎,四季景色如画。

这里人文厚重。两岸山巅上,自汉唐迄明清遗下的古代堡寨城垣散落其间,仿佛硝烟未尽;西阳镇、凤凰山、乌江渡、大安寺、光黄古道等古迹犹存,宋代文豪苏轼谪贬黄州途经大安山春风岭手书的"春"字摩崖石刻依然清晰可见;红色旅游线"黄麻起义"策源地永垂史册,董必武、李先念、王任重、陈再道等老一辈革命家到此留下足迹,董老为浮桥河水电站亲笔题字,至今熠熠生辉。

秀丽的自然风光,怡人的气候条件,独特的人文景观,宝贵的湿地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凸显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尤其是惟妙惟肖的"凤凰湖"成为新时代人们心驰神往的现代图腾!

随着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步伐的稳健推进,慕名而来的生态观光访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人们在尽情领略山光水影的湿地生态美景的同时,更能品味到荆楚文化异彩纷呈的迷人魅力。

浮桥兆瑞,有凤来仪! 智水仁山,乐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湖南省汨罗市境内,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幕阜山与洞庭湖之间的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7′38″~113°10′6″,北纬28°47′19″~29°3′59″。成立于2009年12月,规划面积2954.1公顷,湿地面积2812.24公顷。湿地公园共区划为5个功能区:湿地生态保护保育区1259.64公顷、湿地生态恢复重建区398.64公顷、湿地科普宣教展示区14.35公顷、湿地休闲游览区1278.15公顷、综合管理服务区3.32公顷。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紧邻国际重要湿地洞庭湖,生态地理区位十分重要,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河流形态自然、岸线优美、植被景观秀丽、观赏性强,是我国中亚热带江河冲积平原向低山丘陵区过渡区域河流湿地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以自然的汨罗江以及溪流、沼泽、洲滩等湿地为主体景观,观赏性强,并以其特有的屈原文化、龙舟文化、端午文化等多种文化风格已成为汨罗市生态旅游的一个“亮点”、“金字招牌”,在汨罗市旅游中具有战略地位。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紧靠汨罗城区,按照我市城市规划,不久的将来,汨罗江将成为汨罗城市的内河,且汨罗交通便利,南北紧依长沙岳阳,位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和宜居城市目的地。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对汨罗江河道行洪,保障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汨罗江水质,保障全市饮水安全;保护湘楚文化,保护汨罗人民精神文化家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汨罗江优良的水质和充足的水量对保证洞庭湖流域的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大新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大新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西北起下雷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边界,自西北向东南至大新县界,包括黑水河河道、岸滩、州岛和两岸部分石灰岩山峰,河长38公里,面积693公顷,其中湿地449.6公顷,湿地率为65%。

大新县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位于大新县雷平镇安平村。是桂西南喀斯特地貌永久性河流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崇左市重要鸟类、两栖类及鱼类等湿地生物生存繁衍的理想场所。

大新黑水河景观被人称做是“别样的漓江”,就可以知道黑水河也属喀斯特地貌,它保护红水河水质和自然景观,还有黑水河鱼类。另外附近还有一个土司庄园,了解土司文化民俗文化。

湿地公园划分为生态保育、恢复重建、科普宣教、合理利用、管理服务五个功能区,其中生态保育区占主体,面积多达524公顷,包括黑水河规划区的大部分河道、岛屿、河岸洲滩及那岸村两侧山峰,通过植被、水质、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等措施,保护现有的水源涵养林、自然水系及湿地生态系统。

安平村:安平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乌齐里克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乌齐里克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乌齐里克国家湿地公园

克兰河被称为阿勒泰的母亲河,它奔流不息滋养着阿勒泰。公园核心区纯净的冰雪融水,从源头出发急流迴旋,或流入湖泊、或集于湿地、或穿过森林、或渗入草甸、或以明水显于小溪、或以暗流穿于石下,浪花欢腾流至山口再次相聚。

乌齐里克湿地公园地处阿尔泰山中段,地理位置于东经88度00分至88度38分北纬48度18分至47度56分之间。

总面积达11.0188万公顷。

湿地公园内有沼泽河流、湖泊等湿地类型;有亚高山湿源及零星分布在高山阴坡的冰雪斗;大面积的典型泥炭湿地,是乌齐里克湿地最典型的代表,在疆内及国内都非常少见,具有很高的教育、学术科研及湿地旅游价值。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据野外实地调查和区域科考资料湿地公园内及周边区域统计有高等植物968种。

隶属81科385属,代表性植物有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冷杉、疣枝桦、欧洲山杨及高山柳小叶桦、忍冬接骨木、悬钩子及锦鸡儿等,维管束植物更是枚不胜说,达上千种之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莲花莲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莲花莲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莲花莲江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为755.07公顷,湿地面积622.34公顷,湿地率为82.42%.

莲江是莲花县境内的主要河流,被誉为莲花人的“母亲河”。它发源于高天岩,经县城东南至龙山口流入永新禾川。莲江由六条主要支流汇合而成,全程总长69.43公里,流域面积901.47平方公里,占全县共流域面积的89%。莲江发源地海拔高1230米,河道平均坡度0.0156,县城以上河床坡降逐渐变陡,河面宽度也逐渐缩小,因而水流喘急,属山区性河流,县城至砻山口段水深一般在1-1.5米之间,洪水期间可达7米以上,河床宽度在80-120米左右。

近年来,莲花县切实履行“河长制”,加大了对莲江湿地的保护,保障了莲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展开阅读全文